樊麗明:人大預算監督發展改革應圍繞三方面發力

發佈時間:2019-10-12 09:25:01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張蔚藍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樊麗明,人大預算監督,計劃經濟,預算制度,國家治理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見習記者 張蔚藍)10月10日,中國財政學會2019年年會暨第22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總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教授指出,“中國人大預算監督發展改革的目標始終是實現人大高品質有效力的預算監督,最終推動建立現代預算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10月10日,中國財政學會2019年年會暨第22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總論壇在北京舉行。圖為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發表主旨演講。杜添輝 攝

樊麗明基於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處理好人大與政府在財政管理上的關係這一觀點,以認識框架分析了新中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大預算監督歷史進程、發展趨勢、發展改革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路徑。

她指出,計劃經濟時期的預算編制和收支管理較為粗放,政府難以向人大提交全面完整、細化準確的預算,人大也難以有效履行預算監督的職能。“中國人大預算監督制度在四十年的發展進程中呈現了法制化、專業化、全面化、多元化和資訊化的趨勢。隨著我國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原來更多關注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現在對支出的關注程度應該提高,而且在關注支出時也不僅僅是支出總量和平衡狀態,也應該對支出如何保障國家政府的工作重點和重要政策的落實等方面履行監督的責任。”樊麗明指出。

她表示,“質詢、開展專項調查、開展專題審議是約束性較強的監督工具,近年來各級人大實行預算監督的工具越來越豐富。同時在資訊化方面,2017年開始上線的全國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既有利於深化有效監督,還便利了不少代表去做一些比較專業性的研究。”

此外,樊麗明認為,經濟發展水準不斷提高,財政收支規模不斷擴大,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培養市場主體的監督意識和能力,黨的領導和促進人大監督與審計監督、社會監督的協同改革,學者的思想引領,基層人大預算監督的示範,這些因素都有益於推動人大預算監督制度的發展改革。

樊麗明指出,人大預算監督發展改革應圍繞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法律體系、不斷提高監督能力、提升監督效力三方面發力。她通過學習和研究發現,人大預算監督的推進既有全國人大的指導、示範,同時基層人大積極進行自主改革探索,創造經驗,示範引領也不容忽視。在中央統一領導下,人大預算監督發展與政府預算改革和其他相關改革配套推進。

最後,樊麗明表示,我國人大監督經歷了從以初步的制度建設和機構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發展到以加快預算監督法律體系和監督能力建設為主的階段,再發展至加強法律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深化能力建設、提高監督品質和效力的新階段。整體而言,我國人大的預算監督逐步從形式性監督走向實質性監督。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