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任務”——特殊時代的使命
瘧疾是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至今依然還是一個全球廣泛關注且亟待解決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早在 1631 年,義大利傳教士薩魯布裏諾(Agostino Salumbrino)從南美洲秘魯人那裏獲得了一種有效治療熱病的藥物——金雞納樹皮(cinchona bark)並將之帶回歐洲用於熱病治療,不久人們發現該藥對間歇熱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1820 年法國化學家佩爾蒂埃(Pierre Joseph)和藥學家卡文托(Joseph BienaiméCaventou)從金雞納樹皮分離治療瘧疾的有效成分並將之命名為奎寧(quinine)。1944 年美國有機化學家伍德沃德(Robert Woodward)與德林(William Doering)第一次成功地人工合成奎寧。此後,科學家們對抗瘧藥不斷改進,形成了以奎寧等為代表的芳、雜環甲醇類,以氯喹等為代表的 4- 氨基喹啉類,以及以阿莫地喹等為代表的雜環氨酚類抗瘧藥。這些抗瘧藥在人類防治瘧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藥物的大量長期使用,瘧原蟲的耐藥性問題逐漸凸顯出來。
20 世紀 60 年代初,惡性瘧原蟲在一些區域已經出現對氯喹的抗藥性,尤以東南亞最為嚴重。當時,隨著越南戰爭的逐步升級,抗氯喹惡性瘧的侵襲困擾交戰雙方,導致作戰部隊大量減員。為此,美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瘧疾,主要目標是尋找新型的抗瘧藥物。其中,美國華爾特 · 裏德陸軍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從 20 世紀 60 年代末開始篩選了 20 多萬種化合物。越南方面受條件所限,無力研製開發新藥,於是請求中國幫助解決瘧疾防治問題。中方派出研究人員進行了近 2 年的現場調查以及實地救助,意識到瘧疾防治的迫切性與複雜性。因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于 1967 年 5月 23 日—5 月 30 日在北京召開有關部委、軍委總部直屬機構和有關省、直轄市、自治區、軍區領導及有關單位參加的全國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大協作會議,並提出開展全國瘧疾防治藥物研究的大協作工作。由於這是一項緊急的軍工任務,為了保密起見,遂以開會日期為代號,簡稱“523 任務”。
“523 任務”可以説是中國現代醫藥研究的第一個“大科學”研究計劃。它具有多學科交叉、多機構合作、投入人力資金強度大等特點。為了落實任務規劃,加強領導,當時國家組織成立全國瘧疾防治藥物研究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成員有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化工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國家科委、解放軍總後勤部為正、副組長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機構,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字 236 部隊(軍事醫學科學院)為主,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各派一名人員。辦公室設在後字 236 部隊,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與科研情況交流。
1967 年 6 月,領導小組向參加單位下發《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規劃》,時間為 3 年;根據專業劃分任務,成立化學合成藥、中醫中藥、驅避劑、現場防治 4 個專業協作組,後來又陸續成立針灸、凶險型瘧疾救治、瘧疾免疫、滅蚊藥械等專項研究的專業協作組。各專業協作組負責落實協作計劃、進行學術與技術交流。
雖然規劃對各項任務的安排和各單位的分工比較詳細,但是任務執行時各單位之間的協作則會隨著一些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當時中醫中藥、針灸防治瘧疾研究小組組長單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組長單位為上海針灸研究所和後字 236 部隊,1969 年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加入。這個研究小組有3個研究項目,題目分別是“常山及其他抗瘧有效中藥的研究”“民間防治瘧疾有效藥物的療法的重點調查研究”和“針灸防治瘧疾的研究”,參與單位有近 20 家。該研究小組除發現青蒿素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研究成果,如對常山乙鹼的改造、從植物鷹爪和陵水暗羅中分離出有效抗瘧單體鷹爪甲素和一種名為暗羅素的金屬化合物等。尤其是在對鷹爪甲素進行化學結構研究中,發現其為過氧化物,這為後來研究併合成新抗瘧藥提供了思路,並且在確定青蒿素的結構過程也起到十分重要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