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力量為特別重大風險源保駕護航

發佈時間:2019-07-01 16:34:59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周偉 張婷 吳宙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成都地鐵17號線,中交二航局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6月29日13時58分,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一期工程鳳溪河站至溫泉大道站左線安全下穿既有地鐵4號線(特別重大風險源)並實現洞通,達到毫米級沉降控制,這是該區間右線成功下穿後的第二次成功穿越,至此,由二航局施工的6台盾構(掘進總長10330米)掘進任務,提前全部洞通。

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一期工程于2017年1月份開工建設,是中國交建以PPP模式承建,也是中國交建在四川省承建的第一條地鐵線路,該線路設計時速140公里,全長26.145公里,採用8A編組列車運作,起于溫江區的金星站,止于武侯區的機投橋站。

中交二航局承建TJ05標,含一車站、一風井、三區間、一車輛段和一停車場。曾創下全線多個第一,全線首個洞通、全線首個最長車站主體(623.5米)封頂、全線首個鋪軌基地移交、車輛段二十余個單體建築主體結構封頂等驕人成績,成為全線標桿。

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一期工程8項特別重大危險源中,TJ05標4項。其盾構施工3項,分別是:下穿成雅鐵路、下穿DN1800主供水管和下穿既有地鐵4號線。

下穿成雅鐵路,沉降要求值為2毫米,二航局內控紅線是1毫米,在歷經23天,掘進177環後,成功穿越出成雅鐵路控制紅線,最大沉降值控制在0.9毫米以內,完全滿足最大沉降量2毫米的設計控制標準;趁勢又成功穿越主供雙流國際機場的DN1800供水管。有了多次成功的下穿的經驗,才為攻克下穿既有地鐵4號線奠定基礎。

17號線盾構施工隧道頂部與既有地鐵4號線隧道底部最小垂直距離僅3.41米(小于0.5倍隧道直徑),也是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在建線路盾構穿越既有運營線路最小間距。盾構穿越時,地鐵運營不停運、不減速;且下穿時和4號線隧道交匯處還有30根素樁,盾構施工條件國內未有先例,無借鑒經驗。下穿掘進時,掘進時的擾動若造成盾構機頂部素樁群下沉,從而卡進刀盤和盾體的間隙,發生卡死現象,則無藥可救。故被列為全線特別重大風險源,比下穿成雅鐵路的“戰場”更加驚心動魄。

為確保萬無一失,在成都軌道集團及國內相關專家的充分論證下,二航局團隊分別採取了地面垂直和斜向注漿加固、接收端頭隧道上半圓設置2排52根38米長大管棚加固、改造盾構惰性漿注入方式等多項技術保障措施。

本次沉降控制要求在6毫米以內,施工和運營監測相當重要,中鐵西南院、中交公規院、廣東重工獨立三方同時採取先進的自動化監測系統,實時為盾構掘進監控與預警,24小時定點定員值班,盾構姿態、同步注漿、推力、扭矩、渣溫、出渣量等關鍵數據精準盯控分析,經三晝夜奮戰,盾構機成功穿越既有地鐵4號線並在鳳溪河站接收端完成接受任務,為類似地質、類似盾構設備積累了寶貴盾構施工經驗,也為基層黨組織聯建活動提供較好的借鑒。

至此,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一期工程總長約37.65公里的隧道盾構已完成94.25%。為成都市十三五末實現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500公里以上奠定基礎。(周偉 張婷 吳宙)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