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育龍:淮海經濟區省際交界地區如何協同發展

發佈時間:2019-05-20 15:54:21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殷曉霞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發展,經濟區,淮海,城市,區域


圖為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發表演講。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殷曉霞)5月18日,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辦的“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專題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表示,淮海經濟區是我國重要的省際交界經濟區,基於深厚的人文歷史淵源和地域經濟聯繫,從基礎設施聯通、産業項目協作到體制機制探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對於淮海經濟區省際交界地區的協同發展,史育龍提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從經濟區的全局謀劃未來的發展藍圖。淮海經濟區是基於深厚的歷史基礎和迫切的現實需要形成的,十個城市之間有大量具體的合作需求。進入新時代,面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情況,聚焦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新要求,需要進一步深化對淮海經濟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戰略地位的認識,深入研究淮海經濟區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程中的使命,在廣泛凝聚共識的基礎上,史育龍建議以“十四五”規劃為契機,整合各市的力量,共同研究編制國家級的區域規劃,客觀理性分析各市的比較優勢和發展定位,整體謀劃區域基礎設施格局,設計區域性的産業鏈和供應鏈體系,共同商定事關淮海經濟區發展全局的重大工程項目,研究提出系統支援打造省際協同合作示範樣板的政策建議,探索建立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用的合作新機制的意見。

第二,進一步做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經濟區的核心和龍頭,中心城市的發展水準直接決定經濟區的發展水準。淮海經濟區人口密集、交通便捷,但是沒有形成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成為制約淮海經濟區發展水準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因素。史育龍指出,根據區位條件、産業基礎和資源環境,要合理確定城市功能定位,構建合理的城市體系,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對於像徐州這樣已經具備一定區域中心功能的城市,要按照培育發展現代都市圈的意見要求,增強輻射功能,促進包括蕭縣、碭山這些跨省周邊縣區一體化的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都市圈,進一步促進城市體系做大做強。

第三,淮海經濟區十個城市應共同打造國內最佳營商環境。史育龍認為,營商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要對土地流動等要素做出進一步的探索。在産業服務方面,建議學習佛山等城市,打造供應鏈整合服務平臺,幫助企業降成本、拓市場、減污染,以及依託大企業,建設科技創新中心,設立産業發展保護區,努力形成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合理,便捷高效的要素市場,打造低成本的營商環境。  

據悉,“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專題研討會”由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