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胡必亮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殷曉霞)“‘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有利於促進共同發展,支援全球經濟增長,改善全球治理,促進世界和平和文明對話等。共建‘一帶一路’不僅凝聚中國的力量,還凝聚全世界的力量,具有很高的引領性。”近日,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胡必亮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他認為,“一帶一路”的引領效應,除了表現在目標方面,還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內容方面有所體現。同時,“一帶一路”是構建我國新時代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最重要抓手,能夠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最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相關體系初步形成
談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取得的成效,胡必亮表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就中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相關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他將此概括為“12345”:“1”個目標,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個特性,即開放性、包容性。“3”個基本原則,即共商、共建、共用。 “4”個相互,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5”個互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他進一步表示,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有一批重大項目已經落地。“上個月我去衣索比亞參觀了亞吉鐵路、輕軌、産能合作基地、産業園區,這些重大項目不僅落地,還取得了一些早期的收穫。”除此之外,通過教育、醫療衛生各方面合作項目的開展,在民心相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跟中國共同開展‘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及人民都得到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包括稅收增加、就業增加。”
“一帶一路”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最近,中國和義大利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義大利是歐洲發達國家,這説明‘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跟發展中國家合作,也跟發達國家合作。這符合倡議的基本出發點:全球合作,促進全球的共同發展。”胡必亮同時指出,在這一過程中,由於相互之間的了解還不夠,對“一帶一路”倡議也會出現一些不同的看法。
他指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想促進全球經濟的增長,通過互聯互通,使全球的自然要素更加有效配置,産生一種聯動增長效益,改善全球的基礎設施。通過“一帶一路”的合作平臺改進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狀況,進而促進其經濟發展。另外,也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平臺,使各個國家更廣泛、更普遍地參與到全球發展中來,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産品,改善全球治理體系。與此同時,進一步推動全球發展中現有問題的解決,比如貧困、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全球資金短缺、全球發展不均衡等。“這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出發點,但是有一些國家對它的理解不是這樣的。”胡必亮指出,有的國家認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了過剩産能的輸出,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國家甚至認為是搞地緣政治,拉幫結派。“事實是,我們會跟一些國家真切合作,目的是促進共同發展,我們不是拉幫結派,而是開放包容的,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他強調。
對於如何應對這些問題?胡必亮認為,一方面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基本原則,不強制任何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的成果也堅持大家共用,實現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就是要使參與“一帶一路”共建的國家和人民最終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改善基礎設施狀況,使當地的人民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多收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構建新的夥伴關係
胡必亮認為,通過“一帶一路”平臺,不僅能讓中國更加開放,也能進一步促進世界和平,增強國家之間的凝聚力,共同通過“一帶一路”平臺進行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4月25日-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辦,他表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構建了一種新的國際夥伴關係。各個國家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加強或改善相互之間的聯繫。另外,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通過新項目的落地、産業園區的建設等,給需要緩解貧困的國家或地區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能有效促進該國工業化、農業化的發展,緩解貧困,從而完善和改進全球治理,促進全球的共同發展。“這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讓世界討論存在的共性問題,找出共同的解決辦法,從而促進世界的和平和國際間的合作。”胡必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