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歐盟專家學者熱議第三份《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

發佈時間:2018-12-25 09:00:14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張朋輝 等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中歐關係,歐中,發展要求,發展原則,一帶一路

日前,中國政府發佈第三份《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闡述了新時期中國對歐盟的政策目標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中歐各領域對話與合作的重要舉措。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歐盟專家學者表示,這份政策文件反映了歐中關係的發展趨勢,希望歐盟同中國提升各領域各層面合作水準,共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威脅。

“中國發表這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恰逢其時”

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5週年、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喬治·佐戈普魯斯認為,過去40年來,歐中關係的主旋律是合作共贏。“四十不惑,這個詞用在歐中關係上也很貼切。這份政策文件的發佈表明,歐盟和中國正以更成熟、務實的態度交往,把對方視為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中心主任胡裏奧·裏奧斯表示,近年來,歐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歐中互信不斷增強,“中國發表這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恰逢其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和更有必要確定歐中關係的原則和指導方針”。他表示,歐洲願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共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中國仍將致力於支援歐洲一體化,並將歐盟視為多極化世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多極化是21世紀全球秩序的一個基本特徵。

瑞典席勒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阿斯基裏認為,中國發佈第三份《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符合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在這份文件中,中國重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公平正義、同舟共濟、文明對話、和而不同的歐中關係發展原則,為未來歐中在更多領域進行更深層次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礎。

波蘭華沙人文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剋日什托夫·加夫利科夫斯基説:“中國是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這份政策文件的發佈讓人們更清晰地看到中國發展與歐盟關係的路徑和框架,對於深化雙方的合作有建設性作用。同時這份文件在很多問題上也考慮到歐盟的關切,對於增進雙方互信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捷克查理大學捷中交流中心執行董事米洛什·巴拉班説:“當今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在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歐中夥伴關係變得更加重要。”法國扎菲爾歐亞合作促進會會長貝文江也認為,在歐中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和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中方發佈這份政策文件,可以看出中國正在採取措施加強與歐洲的對話合作。

“一帶一路把歐中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提出要推進中歐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歐盟發展規劃對接。

“5年來,‘一帶一路’把歐中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佐戈普魯斯高度評價“一帶一路”框架下歐中務實合作成果:“一帶一路”帶動中東歐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為歐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義大利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喬瓦尼·特裏亞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為義大利經濟發展增添動力,是義大利不可錯過的“快車”。特裏亞看好意中、歐中合作潛力,認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將為雙方創造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意中應攜手維護經濟全球化。

貝文江認為,中國主張多邊主義,提倡互相尊重、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對話解決衝突、合作共贏等。歐中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有助於改善全球治理,推動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促進全球減貧事業的進步。

在阿斯基裏看來,推進中歐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歐盟的歐亞互聯互通戰略、歐洲投資計劃、“泛歐交通運輸網路”等發展規劃的對接,是這份政策文件的重要內容。“當前歐盟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受種種內部因素制約,還遠未釋放全部潛力,與中國合作將極大促進歐盟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發展。”

歐盟亞洲中心研究員巴特·布勒爾認為,中國是多邊秩序的堅定維護者,“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中國長期以來踐行多邊主義、支援多邊貿易體制的具體體現。歐盟也在致力於維護和改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多邊秩序符合雙方利益。通過歐中世貿組織改革聯合工作組等渠道,歐盟與中國將攜手為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製作出更多貢獻。

“未來歐中合作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指出,中國願繼續同歐盟在雙邊、地區和全球層面加強對話協作,共同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

佐戈普魯斯表示對此充滿期待:“歐中都支援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在推動世貿組織改革、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等領域雙方可以開展合作。歐盟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對未來中國在世界發展中的作用充滿期待。歐盟和中國應當展開更多坦誠對話和合作,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更多力量。”

特裏亞説,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中國與國際夥伴積極合作,在維護自由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球經濟的發展需要這樣的責任與擔當。

貝文江説,40年來,中國人民以非凡的膽略和自信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歐盟應該從中國經驗中汲取靈感。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框架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對於縮小歐洲內部差距、進一步推動歐洲一體化都有重要意義。”巴拉班説,歐盟和中國都是維護多邊主義的重要力量,雙方的互相開放與合作對於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阿斯基裏説:“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歐洲企業在歐美市場的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而在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收益則持續增長,彌補了在歐美市場上的損失。此後,歐中經貿合作勢頭增長迅猛。如今,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全球市場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對於歐盟而言意義更為凸顯。”

比利時布魯塞爾中歐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鄧肯·弗裏曼説:“歐中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建立在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基礎之上。在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歐中雙方更需要繼續加強各領域各層級交流合作,這能給雙方帶來更多利益。相信在這份政策文件的指導下,未來歐中合作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本報北京、巴黎、馬德里、斯德哥爾摩、華沙、羅馬、布魯塞爾12月24日電  記者張朋輝、龔鳴、姜波、黃雲迪、于洋、葉琦、任彥、方瑩馨)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