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助力“一帶一路”大發展】資訊基礎設施助力“一帶一路”走穩走實

發佈時間:2018-10-11 11:25:05 | 來源:中國網信網 | 作者:陳麗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整轉,一帶一路,絲綢之路,十三五,網上絲綢之路

2013年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被提出,經過5年的發展與推進,目前已完成了總體佈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圖畫。這5年中,網際網路新模式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快速推進及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動能。其中,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國之間實體合作提供更加堅實的網路資訊基礎,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搭建了堅實的基礎平臺。

   走穩:“網上絲綢之路”助力寬頻網路覆蓋沿線國家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首次提出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優先行動。2017年12月,國家標準委發佈《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要深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合作,支撐設施聯通網路建設,推動5G、智慧城市等國家標準在沿線國家應用實施。

“一帶一路”關鍵性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相繼落地。2015年11月,中國成功發射“寮國一號”通信衛星,為寮國提供衛星電視直播、無線寬頻接入、國際通信等服務,並向湄公河地區提供高清電視節目、遠端教育、政府應急通信等服務。2018年7月,“中巴光纜”建成開通,該項目全長2950公里,是網路互聯互通的戰略性重點項目,將大幅縮短中巴之間的資訊通信時延。

此外,不少國家享受到“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網際網路紅利。汶萊建起了第一張3G網路、第一張4G網路,並服務當地40多萬人口;尼泊爾通過中國的線路接入網際網路,目前正在推動4G向其他城市和鄉村覆蓋;泰國完成國內近7.5萬個村莊的高速網路架設,下一階段將為學校、醫院和政府機構等公共部門架設,並預計在2018年底前完成;由中國承建的蒲隆地廣播電視數字化整轉項目的實施,讓這裡的人民告別模糊不清的模擬信號後進入“高清時代”。

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促進了優質資訊資源有序流動和優質資訊服務共用共用,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走實:“網上絲綢之路”助力互聯互通提質增效

研究發現,寬頻普及率每增加1%,能帶動就業率上升0.2%到0.3%;平均每1美元的寬頻投資,可以獲得10倍甚至以上的收益。隨著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網際網路品質顯著提升,有效滿足了沿線國家對網路流量增長的需求,大幅改善商業環境,“網上絲綢之路”正在穿越時空界限,和陸地、海上“絲綢之路”相互呼應,相互補充。

2016年4月,國務院批准《中國—東盟資訊港建設方案》,將中國—東盟資訊港建設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規劃。中國—東盟資訊港以深化互聯互通,增強資訊協作為基本內容,構成以廣西為支點的中國—東盟資訊樞紐,推進經貿服務、人文交流、技術協作,發展網際網路經濟。目前,一批容身廣西、輻射西南中南、面向東盟的基礎設施、跨境電商等重點工程相繼落地。2016年12月,“中國—阿拉伯國家網上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暨寧夏樞紐工程”獲國家批復,成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開展高層對話、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的網上平臺,重點在寬頻資訊基礎設施、衛星應用服務、大數據、雲計算、跨境電商、智慧城市等新興産業領域開展對阿合作。

以“中國—東盟資訊港”與“中國—阿拉伯國家網上絲綢之路”開通運作為標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網路交流、合作共用方面不斷深化。網上絲綢之路正以資訊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破除各國資訊壁壘,實現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要素優化配置,助力沿線各國提升本國經濟發展品質和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理念轉化為行動,遠景轉化為現實”。五年來,隨著網路資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一帶一路”不再是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個由沿線數十億消費者、零售商、製造商、服務提供商和投資者組成、並持續生長與“進化”的網路資訊互聯互通共同體,形成了與沿線各國民心交融、穩定發展的新格局。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