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殷曉霞)“儘管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和困難,但是回過頭去看,‘一帶一路’建設這五年,不僅中國企業通過‘走出去’有了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帶一路’倡議給國內企業帶來了重大機遇。”近日,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需要,中國企業有機會讓一些先進的技術、裝備、管理理念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走向世界,即先在本土發展,然後走向國際化。中國的企業“抱團出海”,已經形成了大趨勢。
宋志平表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抱團出海”走出去建設“一帶一路”的大優勢,應攜手向前。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國有企業很多是大企業,民營企業很多是中小企業,它們之間是互相配合的。”他指出,許多大型項目,最初都是民企在當地獲取資訊,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然後國企利用技術和實力優勢完成項目,在這過程中,給民企一些諮詢費或者股份的回報。可以説,民企是國企走出去的引路人和探路者。“中國建材集團一年有3000多億元的收入,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外包的都是民營企業,同時,中國建材也支援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宋志平表示,作為一個企業家要有理想,有創新精神,應抓住“一帶一路”創造的機會,哪需要就到哪去。對於企業家應如何更好地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他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要保護環境。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應該保護那裏的環境,要儘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而且要多種樹、種草,讓當地知道中國企業是綠色企業,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要讓當地的員工得到全身心的發展。把當地員工當成企業的主人。“‘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要想做好企業,必須依靠當地員工,多做一些員工拓展活動,讓他們有歸屬感。”
第三要注重發展公益事業,要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文化、宗教和習俗。中國公司在海外做了很多公益事業,打井、捐助醫院、捐助學校、捐助艾滋病防治中心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公益事業,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
宋志平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民族,企業家應該是有境界、有思想的企業家,在借“一帶一路”走出去時應樹立起中國企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