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11日電 (王笈 許婧)第七屆世界中國學論壇10日至11日在上海舉行。11日的圓桌會議上,中外學者將目光聚焦到了十九大報告中多次談到的“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合作上。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援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迄今為國際社會提供的最大公共産品。
“多項國際民意調查的數據顯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作為全球性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逐步樹立,得到了越來越多國際受訪者的認可。”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運全向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據其在G20國家中的抽樣調查結果,約60%的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和全球經濟具有積極意義,美國、英國、俄羅斯、印度、日本等國家最為關注“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倡議何以贏得國際認同?“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厚“底蘊”令越南國立大學教授鄭文定感觸頗深,“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不斷發展的文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獨到之處,在於反映了中國數千年曆史中長遠發展的規律,讓過去的價值交織于現實之中。”
日本京都産業大學教授岑智偉對“一帶一路”倡議倡導的共商、共建、共用印象深刻。他認為,“‘一帶一路’經濟有類似于古代絲綢之路經濟之處,但與之不同的是,在全球化經濟迅速發展的21世紀,‘一帶一路’經濟可以促進世界稀少資源的最佳分配,對世界經濟和福利發展有一定的貢獻,更具有現實意義。”
對比海上交通主導的“大航海時代”造成了全球化版圖中沿海與內陸地區的發展不平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海陸班列等新型交通工具重新“搭橋”歐亞大陸,更顯包容和平衡。“‘一帶一路’倡議將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平衡的全球化,”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健表示,為了實現這樣的全球化,世界應增強對人類利益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
與會學者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方案”“中國倡議”將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他們表示,期待“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中國力量”,為維護與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揮“中國作用”,為全球治理和維護國際秩序帶來“中國範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