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磊:“硬科技”是未來中國領跑世界的核心科技

發佈時間: 2017-10-28 19:35:2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東海 | 責任編輯: 王東海

關鍵詞: 硬科技,米磊,材料,成果

原標題:“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米磊:硬科技是未來中國領跑世界的核心科技

縱觀人類發展史,任何一個國家的強大都是依靠技術革命引發變革。在過去幾千年,中國曾經在科技上領先全球,中國的四大發明、絲綢和瓷器沿著古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運往西方,惠及世界。此後的幾百年間,一次次的工業、科技革命,讓英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實現了崛起。在數字經濟潮流涌動,正在深刻變革全球競爭、産業、貿易格局的今天,如何抓住創新發展的命門,帶動行業、國家和世界共同進步?“硬科技”提出者、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博士給出了答案:大力發展“硬科技”。

米磊

117日至8日,“硬科技”概念的誕生地西安將舉辦“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搭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共用平臺,匯聚全球頂尖的硬科技成果及人才,打造中國的硬科技品牌名片。大會以“硬科技改變世界,硬科技引領未來,硬科技發展西安”為主題,圍繞人工智慧、航空航太、生物技術、光電晶片、資訊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等硬科技重點領域,共舉辦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等16場系列論壇活動。

硬科技大會logo

作為提出“硬科技”概念的第一人,米磊博士受邀做客“雲媒中國”新媒體《硬科技會客廳》,權威解讀“硬科技”的深刻內涵和重大使命。

 據米磊博士回憶,“硬科技”概念萌芽于2010年。中國走過了改革開放30年高速發展的人口紅利階段,成為全球第一大製造國。米磊博士思考,中國的下一步發展,必須釋放科研生産力,從人口紅利走向創新紅利。在這個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硬科技”概念孕育而生。“希望通過硬科技概念的提出喚醒社會對科技的關注,讓人們認識到科技能夠真正推動人類的進步和變革,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米磊博士説。

什麼樣的科技是硬科技?米磊用一個形象的科技金字塔來解答。最尖端的是科幻,往下依次是黑科技、硬科技、高科技,最底部是科技。簡單來説,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的技術。在科技金字塔中,硬科技承上啟下,起到中流砥柱的關鍵作用。

 經過梳理和調研,西安提出“硬科技八路軍”的概念,即八個方面的“硬科技”是當前最核心的:人工智慧、航空航太、光電晶片、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資訊技術、生物技術。“硬科技八路軍”是“硬科技”目前發展的重點,也是西安最具水準、在國內外享有領先優勢的八大科技領域。這些技術一旦成功産業化,得到推廣,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産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對於硬科技的“硬”,米磊博士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硬”代表著核心,越內核的東西越硬。硬科技的門檻非常高,形象的説法是“硬門檻”,別人很難模倣。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視察時曾説:“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硬科技的“硬”代表著國家實力,一個國家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術,就沒有真正的國家硬實力,硬科技是能夠支撐我國從大國變成強國的一個必要條件。

 硬科技的“硬”還承載著一種工匠精神和理念。在米磊博士看來,“硬”代表的是一種“死磕”的精神。一個典型的事例是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為了改進電燈泡燈絲的耐熱性,一共實驗了1000多種材料,最後才找到鎢絲。“硬科技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只有胸懷精益求精、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才能取得關鍵技術的突破,研發出過硬的科技。這就是硬科技的精神。”米磊博士説。

 在“硬科技”概念的誕生地陜西,有著一群像米磊這樣“愛死磕”的人。米磊博士認為,陜西人的性格裏面就有這種“死磕”的精神。陜西人特別實在,不擅長做一些有水分的事情,更多的是踏踏實實做實事的人。慢工出細活、十年磨一劍、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這些在當下顯得有些稀缺的品質早已印刻在陜西人的基因裏。陜西有大量埋頭苦幹、“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科學家,有眾多具備工匠精神的創造者,這也是陜西能率先在全國舉起硬科技大旗的文化土壤。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第一要務,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國夢提起了民族復興、崛起奮鬥的決心,而硬科技的“硬”則很好地傳達了這種志氣和夢想。當前,中國的科技實力正在從“跟跑”變為“並跑”,有些領域甚至是“領跑”,硬科技是未來中國最有可能在全世界“並跑”和“領跑”的領域。“只有當我們所有的高科技都能發展成硬科技,成為世界的數一數二,中國科技強國的夢想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夠實現。”米磊博士説。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