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開啟"大橋時代"

發佈時間: 2017-05-13 13:19:44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楊梅菊 | 責任編輯: 袁放

關鍵詞: 馬爾地夫,鋼護筒,大橋施工,中馬,友誼大橋

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項目
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項目

下午5點,太陽開始泛出溫柔的紅色,馬爾地夫首都馬累迎來一天中最為涼爽的時刻。穿過人流,侯賽因一家來到馬累島東頭。

“快看,大橋!”5歲的女兒爬上防護堤,指著不遠處轟鳴的機器和塔吊興奮地喊著。

她看到的是在建的中馬友誼大橋。這是馬爾地夫有史以來第一座大橋,也是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橋,更是世界上第一座在珊瑚礁上建造的跨海大橋。能親眼看到一座橋從無到有、漫漫浮現在海面,是侯賽因一家難得的體驗。

中馬友誼大橋2015年12月30日舉行開工儀式,從那以後,觀橋就成了馬爾地夫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像侯賽因一家一樣,每天都有幾百名當地民眾觀看建設中的大橋。馬爾地夫政府還特地在馬累島東岸修建高臺,安裝遠望儀,命名為“中馬友誼大橋觀景平臺”。

侯賽因在旅行社工作,每年接待的中國遊客不計其數。“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就像是中國和馬爾地夫之間的橋梁。但沒想到有幸看到一座真正的大橋建起。‘中馬友誼長存’,這座橋就是這句話的見證。”侯賽因説。

同一時刻,31歲的郗永磊正走在侯賽因一家所遙望的棧橋上,做下班前最後一趟巡視。作為大橋施工技術組副組長,他每天都要在這條長2公里的棧橋上走幾個來回,黝黑的膚色是熱帶陽光給他的印記。

作為最早接觸項目的一批技術人員,從大橋施工方案確定,到第一批項目物資集港,再到第一艘船拋錨、第一根樁基入海……如何與這片“惡魔之海”鬥智鬥勇,攻克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郗永磊有説不完的故事。

“一個由無數島礁組成的國家,有世界上最美的海灘和沙灘,除此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郗永磊説:“項目所需的物資、設備甚至是建設人員都需要進口。”

2016年2月25日,第一批船舶抵達。沒想到,船舶一開始拋錨就被印度洋來了個下馬威。

“這裡的海浪很不一樣,船身除了縱向晃動,同時還在橫向擺動,100多噸的重力錨吊起來擺幅能有二三十米,根本無法下拋。”郗永磊回憶説。

接下來,主橋鋼護筒吊裝、施沉、打樁,馬爾地夫的特殊地理環境給整個施工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且都是無先例可循的世界性技術難題。項目初期進度比預想慢了很多。

為確保大橋按期竣工,郗永磊和同事們夜以繼日,因地制宜,在施工過程中研究出在珊瑚礁地質條件上建設跨海大橋的工藝工法。

“按照現在這個進度,6月底之前所有承臺就出水了。一旦出水,就意味著我們擺脫了‘惡魔之海’,進入傳統施工階段,所有進度都會在可控範圍內。”説到這裡,郗永磊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迎戰技術難題的同時,工作人員還忍受著極端的氣候環境:高溫、高鹽、高濕、高輻射……一天喝下15升水卻不需要上廁所,汗水侵浸著身上的濕疹疼得像在上刑,去年技術組90多人患上登革熱……

如此全身心投入的背後,有著郗永磊和同事們堅定的信念:大橋不僅僅為馬爾地夫當地居民提供交通便利,還將向世界展示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管理。

連通馬累島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項目設計總長2公里,由橋梁、填海路堤及道路等組成,使用壽命100年。大橋建成後,正如侯賽因和30萬馬爾地夫民眾所期盼的那樣,環馬累生活和居住圈得以形成,馬累島居住壓力將得到有效疏解,遊客則能通過陸路從馬累快速到達機場……

“我們都知道‘一帶一路’是全球範圍內的互聯互通,正在建造的中馬友誼大橋則實現了馬爾地夫島嶼和島嶼、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項目技術組組長林樹奎説。

馬爾地夫期盼了幾十年的大橋夢,終於要實現了。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