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發表于:2024-02-20 10:51  作者:張理想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文化既是重要內容、重要標誌,也是重要支撐、重要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全省文化戰線認真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任務安排,發揮安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優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去年,我省文藝創作精品迭出,榮獲全國性文藝獎項18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文藝精品創作,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我們要準確把握文化強省建設重點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創作生産組織化程度,建立健全重大項目調度、創作方案論證等機制,提高文藝原創能力,打造在全國有影響的優秀作品。”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周明潔介紹,我省將探索“揭榜挂帥”模式,從題材規劃、創作立項、創排演出等關鍵節點給予扶持。突出文化和旅遊部重點項目,創作打磨黃梅戲《山這邊山那邊》《臨渙茶館》,重點扶持大戲5部至8部、小戲20個,並實施黃梅戲曲本典藏工程。同時,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組織系列文藝活動,辦好第十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舉辦優秀劇目全國演出季、優秀新創劇目、聲樂器樂舞蹈等系列展演活動。

文化為魂,産業為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搶佔數字文化産業制高點,支援通用人工智慧、未來顯示、元宇宙等在文化産業領域整合應用和創新,加快發展數字出版、數字視聽、數字創意、數字娛樂等新型文化業態。

去年,安徽新華發行集團第14次上榜“全國文化企業30強”。“今年,我們聚焦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優化明晰了‘1234’發展戰略,即爭創一流文化企業,打造終身學習、終身記憶兩大品牌,構建文化、教育、數字三大産業矩陣,明確使命任務傳統書、美好生活社會書、融合發展IP書、科技賦能AI書‘四本書’實現路徑。”安徽新華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金濤介紹,該集團將持續強化主渠道地位,創新打造文創産品,持續擴大皖新教育品牌影響力,圍繞“文化+民生”産業打造文化物流,充分發揮文化進出口資源優勢,打造全國文化服務創新標桿企業。

浩浩江淮,文化富礦。去年,淩家灘遺址被認定為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標誌性遺址,全省新認定中國傳統村落70個。

“我們要樹立‘大考古’思路,深度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課題研究,積極對接攻關重大課題,持續推進淮南武王墩、淩家灘等重點考古發掘項目,以考古新成果實證安徽在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何長風介紹,今年,我省將構建“大保護”格局,全力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實地調查,爭取將更多資源納入文物保護範疇。對全省傳統村落古民居文物資源進行調查摸底,完善傳統村落文物資源數據庫,加強傳統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持續推動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實施孫家城、華龍洞等一批長江流域文物保護展示項目,推進明中都、淩家灘、繁昌窯、雙墩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發揮遺址公園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去年,全省691個公共文化空間投入使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供給,建成公共文化空間600個以上。

“廣大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目前,全縣已經建成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44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群眾打造了家門口的‘文化會客廳’,並招募選聘文化管理員、農家書屋管理員、文化帶頭人,實現公共文化場館真正‘轉起來’。”來安縣文旅局局長張漢奎介紹,今年,全縣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結合特色旅遊資源,創作更多既有文化韻味、又有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同時,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新空間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依託半塔鎮紅色記憶館、少奇樓等紅色景點,努力將半塔紅色文化區打造成“最美文化空間”,開發更多形式的文化旅遊載體。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