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各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獎補、打造“科大矽谷”企業最優孵化地、遴選一批高校等科研單位開展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日前,安徽省科技廳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與動力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舉措”),16條舉措對企業、科研單位和科技人才進行“明碼”激勵,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支援科技領軍企業建設“研發飛地”
為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動力,16條舉措中有6條是關於完善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舉措中提到,安徽將完善科技領軍企業引領機制,對成功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的科技創新主體,省統籌給予獎補資金、科技項目、引導基金等支援。
對科技領軍企業,將大力支援其在省外、境外建設“研發飛地”,向中小企業開放設計研發能力、儀器設備、試驗場地、應用場景等創新資源要素。
同時,還將完善科技型企業培育機制、金融支撐企業成長機制、企業牽頭重大攻關機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行動,鼓勵各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獎補,升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創新創業政策,鼓勵科創企業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及境內外上市融資。
對涉及産業、民生等領域重大創新需求的改革項目,將採取政府定方向和企業出題目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多部門、多主體共同凝練任務需求和科技項目制度,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決策話語權。
對於國有企業,將明確經營業績考核中研發投入強度要求,並與企業領導人員薪酬相掛鉤;健全國有科技型和創新型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實施更為靈活的股權和分紅激勵。
“科大矽谷”將被繼續打造成為企業最優孵化地。對落戶“科大矽谷”的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省新興産業天使基金群予以優先支援,賦予人才團隊領頭人“自主薦才”權。
改革科研單位績效評價考核機制
科研單位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舉措提到,將遴選一批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國有科技型企業等科研單位開展綜合授權改革試點,以“綜合授權+負面清單”方式,在編制使用、崗位設置、績效工資、經費使用等方面賦予更大自主權。
同時,擴大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充分賦予試點單位管理科技成果自主權,探索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轉化規律的國有資産管理模式。
對科研事業單位,將開展以創新績效、成果轉化情況和技術服務情況等為重點的分類績效評價考核。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皖兼職創業、離崗創業。
在分配績效工資時,向承擔國家科研任務較多、成效突出的科研人員傾斜,探索對急需緊缺、業內認可、業績突出的極少數高層次人才和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負責人實行年薪制;在高水準新型研發機構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可參評政府特殊津貼,並可直接申報綠色通道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按規定予以褒揚激勵。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將實施高層次人才編制保障“雙萬工程”,統籌萬名編制和萬名高級崗位,打破單位性質、人員身份限制,跨界重點支援省域範圍內的各類非機構編制保障單位高層次人才用編用崗需求。
擴大科研人員經費自主權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活水源泉,針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激勵,舉措提出將實施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擴大科研經費自主權、增加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績效工資、減輕科技人才負擔等。
今年起,安徽將選取3—5家省屬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改革試點,從評價指標、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結果應用等方面開展人才分類評價;對符合條件的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授予職稱自主評審權;開對特別優秀和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人才,可直接評定高級職稱。
科技人才的科研經費自主權也將進一步擴大。提高財政科研項目經費中的間接費用比例;制訂省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乾制”改革試點方案,經費使用與管理自主權下放給單位或項目負責人;允許科研人員將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以現金出資方式入股科技型企業,以“技術入股+現金入股”的方式與單位共用成果轉化收益。
在集聚海外高層次人才方面,將推行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暢通外籍人才來皖工作通道。
為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將推動省屬高校完善基本科研業務費激勵制度,基本科研業務費重點用於支援青年科技人才開展自主研究,支援比例原則上不低於年度預算的50%。對業內認可、業績突出的極少數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年薪制、項目工資、協議工資等靈活分配方式,相應增加績效工資總量。
為給科研人員營造專心科研的氛圍,舉措中提出,將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簡化科研項目驗收結題財務管理,合併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