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徽風皖韻的鄉間別墅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村頭的公園、廣場一片歡聲笑語,乾淨寬敞的環山公路猶如一條絲帶蜿蜒而上,村旁的水庫在秋日暖陽映照下碧波盪漾……走進宿州泗縣屏山鎮老山村,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近年來,泗縣緊緊抓住成為全國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的契機,充分利用老山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優越的地理條件,對該村進行資源盤活、改造提升,優化産業結構,推進鄉村旅遊,美了鄉村、富了村民,走出一條鄉村發展新路。
盤活宅基地 家家住洋樓
夜幕降臨,老山村村民或沿著村邊綠道散步、聊天,或到文化活動廣場跳起廣場舞。“咱村不比城裏差,大家幸福感滿滿的。”村民自豪地對記者説。
據村民介紹,由於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過去村裏到處是空置房和危舊房,一些民房四週垃圾遍地、雜草叢生。借助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契機,老山村廣泛徵求黨員幹部、群眾代表意見,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本村的宅基地改革方案。
在群眾全程參與和監督下,該村對原有的危舊房進行整村拆除改造,通過土地“增減挂”,騰出238畝建設用地。其中,117畝建設用地採用統一規劃集中建設的方式,建成160多棟規格統一、具有徽派建築特色的鄉村別墅,配套建設了村民健身中心、文化活動廣場、紅白事大禮堂、農機具存放點等,添置了太陽能路燈和各類休閒娛樂設施。村民在房前、屋後、路邊、渠邊、塘邊空閒地開展“五小園”建設,發展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小池塘、小藕塘為代表的庭院經濟,使村莊更加生態宜居。
對於節約出來的121畝建設用地,村裏用於土地復墾,增加土地保有量,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在部分復墾的土地上,種植了經濟林、生態林、景觀林,並配套建設停車場、遊樂場等基礎設施,下一步將發展鄉村民宿。
住在花園式的村莊,村民的觀念也悄然發生改變。
“以前沒有養成講衛生的習慣,垃圾隨手扔,污水隨處倒。現在大家注意愛護環境了,每天不把房前屋後拾掇一下,心裏就覺得不得勁。”村民趙昌友感嘆道。
在農村環境整治過程中,村民積極響應當地黨委、政府號召,拆除和改造旱廁,主動清理柴草垛、磚石瓦礫等,全村面貌一新。
在縣政府支援下,老山村實現了水泥路組組通,自來水通水率和改廁率均達100%,全村還建設了14個公廁,被納入2023年度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建設名單。
靠山巧“吃山” 村莊變“景區”
漸入深秋,蟠龍山依舊一片蒼翠。沿著青石階,扶著遊龍造型的扶手,記者緩步攀爬到山頂,山下的公園和沃野田疇盡收眼底。
“山多石奇是我們老山村最大的特點,也是我們打造和美鄉村的寶貴資源。”老山村黨總支書記趙善樂説。該村有蟠龍山、洼張山、陳山等9座山,過去開山採礦和挖掘景觀石是村裏的一條增收致富捷徑,然而這條粗放的發展之路卻越走越窄。
“車過揚起滿天灰,房上堆滿一層‘霜’,開口講話一嘴泥。”這句順口溜道出了村民對惡劣環境的真實感受。
當地黨委、政府痛定思痛,堅決改變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舊模式,決定利用老山村優質地質資源,將文化旅遊産業作為實現小村蝶變重生、打造和美鄉村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老山村完成了對蟠龍山的修復,依託原來的採礦坑打造了茶山水庫,把裸露在地面上的奇石群建設成奇石地質文化公園。
“茶山水庫的水質達到優質飲用水標準,奇石地質文化公園已成為網紅打卡點。”趙善樂説。
如今,山清水秀生態美已成為老山村的一張亮麗名片。當地生態産業變身“搖錢樹”,優美環境成了“聚寶盆”。
泗縣在該村傾力打造蟠龍山文化旅遊園區、泗縣景石遺址文化公園、洼張山文化園、九龍潭森林公園、秦集圩古村落五大園區和老山古街,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舉辦鄉村旅遊文化節、農民豐收節、蟠龍山美食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年吸引遊客50多萬人次。
曾經靠山吃山的村民在新時期靠山巧“吃山”,讓風景變“錢景”。近年來,老山村依託蟠龍山腳下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等有利條件,通過村集體流轉農戶土地,集中打造老山村蟠桃特色種植基地,積極發展蟠桃等特色産業,把過去毫不起眼的荒山坡,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蟠桃園”。許多村民流轉土地後,又在自己的土地上務工,一塊地有了租金和工薪兩份收入。
“蟠桃園”共計種植蟠桃200畝,帶動30戶村民種植蟠桃130畝,年産值約200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群眾收入雙提升。
在“蟠桃園”不遠處有一片特色養殖區,主要由返鄉創業人員經營,每年可帶動200多個農戶就業增收。村民陳翠霞夫妻倆在這裡上班,月收入超過1萬元。
“過去我們兩口子經常為缺錢而爭吵,現在日子越過越甜。”陳翠霞説。
村裏還根據村民興趣愛好,開設美食、烹飪、綠色農産品種植培訓班,讓村民擁有一技之長。目前,已有20多位村民在景區從事服務業,通過傳統工藝技藝展示、民俗展演、小吃製作和生態農産品售賣等,每人平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幹群齊參與 開滿“文明花”
威風鑼鼓震天響,歡快嗩吶吹起來,跑驢、旱船精彩亮相,原創歌舞《隋唐大運河放歌》《水韻泗州》和泗州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節目輪番上演。今年5月,老山村舉辦了一場主要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四季村晚”專場演出,原汁原味呈現出老山村的鄉韻鄉風鄉情。
近年來,該村每年舉辦“四季村晚”,激發老百姓熱愛文化、享受文化的熱情。
在老山村文化廣場,幾位大姐唱起了前段時間剛學的泗州戲,贏來一片喝彩聲。“這兩年,村裏推出不少反映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等題材的文藝作品,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一位陳姓村民説。
為調動村民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村裏開辦道德積分超市,創新“最美庭院”“五星級文明戶”獎勵辦法,將文明戶納入道德積分超市會員。同時設立鄉村治理“紅黑榜”,以“榜”塑人心、以“榜”扶正氣、以“榜”立規矩,激勵廣大居民爭做“講究人”,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用鄉村治理新格局。
老山村以自然村為單位,劃分8個小網格,進一步細化為65個聯戶長家庭。網格員在村級黨組織領導下當好資訊員、宣傳員、調解員、服務員和監督員,負責各個網格內日常管理和服務,成為維護本網格社會穩定、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抓好治安隱患和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的中堅力量。
該村利用紅色鄉賢文化發源地的特色優勢,深入挖掘本土人脈、人文、社會資源,通過黨支部統籌,建立紅色鄉賢工作站、紅色鄉賢解心室,組織好紅色鄉賢隊伍,使鄉賢們成為調處糾紛、建言獻策、傳播文明的有效抓手。結合數字鄉村建設工作,依託釘釘平臺,開闢“美麗老山”數字化板塊,將黨員幹部、村民骨幹、知名鄉賢納入平臺,打造黨員和村民密切溝通的“網上通道”、黨務村務公開的“透明窗口”、家風美德和美麗庭院展示的“數字平臺”。2021年,老山村成功入選全省唯一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泗縣將充分利用老山村資源稟賦,立足鄉村文化‘底色’,推動鄉村農業、旅遊觀光、生態文化等協同發展,把‘單景’串成‘風景線’,利用‘美麗顏值’産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泗縣副縣長仝昆鵬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