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糧食安全到農村改革,從建設和美鄉村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佈,這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20個中央一號文件,是安徽省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遵循的綱領性文件。安徽將全面學習領會文件精神,推動各項重點任務、重大政策、重要改革落實到位。
確保糧食面積只增不減,産量820億斤以上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多措並舉、綜合發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把穩住面積、主攻單産、力爭多增産作為全年糧食工作目標的重點。
作為農業大省,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農業發展首要任務。多年來安徽省將糧食安全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加大投入,認真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在全國率先出臺糧食生長期保護規定,在國家糧食安全考核中連續多年位居優秀等次前列。
2022年,全省糧食總産達到820.02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站穩800億斤臺階,穩居全國第4位,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安徽貢獻。“不僅糧食連年豐收,而且我省還探索出了一條‘單種、單收、單儲和專用’的優質專用糧食發展道路,去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佔比74.3%;優質專用水稻佔比83%。”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強調。
著眼“十四五”的糧食安全形勢,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開展噸糧田創建,實施玉米單産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並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在措施上,文件提出,重點是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嚴格耕地用途管控,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等。政策上,重點是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嚴格省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以責任落實推動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過去5年,我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296萬畝,佔全部建成面積的38.1%,畝均建設標準由1300元左右提高到2250元。水稻種子出口居全國第1位,13家種業企業入選國家級種業企業陣型、居全國第6位。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均全國領先。
“確保糧食生産不滑坡,我們將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繼續堅持把穩定糧食生産作為‘三農’工作首要任務,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持續拉緊責任鏈條,確保今年糧食面積只增不減,産量820億斤以上。持續推行‘單種、單收、單儲、專用’和‘按圖索糧’訂單式生産。”盧仕仁表示。
繼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今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200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10萬畝,統籌推進2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推進科技強農向全鏈條延伸,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提升數字賦能水準。
提高人居環境舒適度,建設700個以上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
黨的二十大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佈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此作出具體部署。重點是硬體軟體兩手抓,逐步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著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寧的鄉村精神風貌。
過去5年,全省累計完成自然村改廁327.88萬戶,農村居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8%,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已建和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10708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0.9萬公里、居全國第6位。2000多萬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有效解決。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根據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硬體建設重點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等。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建設,把原生態鄉土特點彰顯出來,引導農民全程參與鄉村建設。軟體上,要把和的理念貫穿鄉村建設始終,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資訊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整合積分制、清單制等行之有效的抓手,增加富有農耕農趣農味、體現和諧和順和美的鄉村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努力成風化俗。
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今年我省將突出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舒適度,新增農村改廁24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27%以上。建設700個以上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突出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完成農村公路提質建設3000公里以上。繼續推進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9.6%。加快鄉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突出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度。推動村級衛生室全部達標,縣域內就診率85%左右。新增1500個村級養老服務站,覆蓋率要不低於40%。
探索“小田變大田”多種實現形式,新增“大託管”服務300萬畝
近年來,我省農村各項改革向縱深推進,且取得了顯著成效。盧仕仁表示,其中“小田變大田”和“大託管”服務改革,獲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寫入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新時代安徽農村改革的重大突破。
我省鼓勵各地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及市縣出臺獎補政策推動等,因地制宜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革試點。去年,全省21個“大託管”服務改革示範縣示範面積共485萬畝,比原定的200萬畝年度示範任務翻一番。秋種中全省40個縣區開展“大託管”,示範推廣面積約240萬畝。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紮實搞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
5年來,圓滿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一批整省試點任務,有序推進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年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集體經濟強村佔比超過15%,家庭農場數量達23萬家、居全國第1位,農民合作社數量達11.4萬個、居全國第5位。
盧仕仁説,今年安徽省將按照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繼續全力推進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的農村各項改革,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撐。深化“小田變大田”及“大託管”服務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小田變大田”多種實現形式,新增改造513萬畝。大力推廣“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主體+農戶”的農業生産“大託管”模式,新增“大託管”服務面積300萬畝。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二輪土地承包2024年到期的26個縣(市、區)各選擇1個鄉鎮開展省級試點。穩慎推進滁州市整市和金寨縣、泗縣、東至縣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果。提高農村“三變”改革品質,開展“三變”改革的村佔比由78%提高到83%,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佔比由15%提高到18%,新培育産業帶頭人2萬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