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來安縣汊河鎮多措並舉紮實開展公益崗位開發與管理工作,讓困難群眾就近就業,實現穩定增收。
“自己年齡大了,幹重活、累活不中用了,幸好村裏安排了這份工作,讓我往後的日子都不用愁了。”今年65歲的郭吉林是來安縣汊河鎮王來村脫貧戶,患有長期慢性病,一直在鎮內打零工,其子郭建濤肢體殘疾三級,無法外出工作。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公林考慮到郭吉林一家的困難情況,為了讓他有更充足的時間照看家裏,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給他安排了疫情防控宣傳員的崗位,每月基本工資加上崗位補貼1000元。這讓郭吉林既能照顧到家裏,又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我們都是根據村裏實際需求,來開發公益性崗位的,因需設崗才能保障崗位長期、有效地發揮作用。”該鎮王來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公林説。
不僅如此,該村還根據日常考核對崗位內容和人員進行調整優化。據了解,王來村現有公益性崗位7個,包括保潔員2個,秸稈禁燒巡查員4個、疫情防控宣傳員1個。
現年45歲的朱正東是王來村大城組的建檔立卡脫貧戶,2018年因車禍導致重型顱腦損傷,手術後一直處於恢復期,只能在家休養,家庭主要收入都是來自低保等兜底政策,生活較為困難。
該村結合當前實際工作需要,經村兩委商議後,決定給他提供公益崗位,主要負責所在村民組的秸稈禁燒巡邏工作,就這樣,朱正東通過公益崗位成為了一名“月薪族”。如今,他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兩個年頭,用他的話來説,這份工作他是越幹越有經驗,越幹越有成就感。
此外,為加強公益崗位人員管理,該村針對每個公益性崗位都設立了一套完整的考核辦法,從嚴管理聘用人員,制定相關工作職責、選人用人、組織上崗、補貼發放等一系列程式及考核制度,建立了各崗位工作職責和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公益崗位的考核辦法。同時,採取精準管理模式,每個月至少對村級公益性崗位管理工作督查1次,做到真心幫扶、從嚴管理,確保公益崗位發揮實效。(文/來安縣汊河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