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分享到 0

“三重保障”築牢防返貧底線

“如果沒有醫保的三重保障托底,醫療負擔早把我家裏拖垮了。”家住阜陽市潁泉區中市街道泉河社區的低保戶劉海生自幼患血友病,需長期用藥,每個月醫療費用要上萬元。今年依靠三重保障制度兜底,在醫院進行慢特病門診報銷,年度醫療總費用約14萬元,基本醫保政策報銷7萬多元,大病保險政策報銷4萬多元,醫療救助政策又報銷2萬多元,個人自付不到1萬元,實際報補比例超過90%,“現在醫療費用負擔大大減輕,病情也穩定多了。”劉海生説。

醫療保障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防止返貧致貧的重大制度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醫療保障不能脫節。去年年底,安徽省出臺了《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調整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政策,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援脫貧攻堅向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常態化保障平穩過渡,在堅持醫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時,增強對困難群眾基礎性、兜底性保障。

“三重保障制度,重點發揮基本醫保的普惠性保障功能,同時依然增強了對困難群眾的基礎性、兜底性保障,對低保對象等具有梯次減負作用。”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朱永東表示,在基本醫保之外,針對低保對象等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險實施傾斜支付,較普通參保居民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繼續取消封頂線。醫療救助方面,降低或免設醫療救助起付線,提高救助比例,進一步發揮托底保障作用。

為保障人民群眾病有所醫,阜陽市潁泉區積極落實和完善三重保障制度,梯次減輕參保居民醫療費用負擔,築牢防範因病致貧返貧的保障底線,建立健全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確保醫保脫貧成果更加穩固。

“三重保障為民生托底,醫保基金用在了刀刃上,為防止因病致貧返貧把住了關口。”潁泉區醫保局局長郝學軍説。2022年第一季度,該區參保群眾報銷33.84萬人次,醫保基金和醫療救助基金共支出1.58億元。

在潁泉區,基本醫保發揮公平普惠功能,縣域內就診發生的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穩定在70%左右。大病保險發揮“二次報銷”的減負功能,合規費用支付比例穩定在60%左右。同時,對低保對象等低收入人口實施起付線減半、報銷比例提高5%、取消封頂線的傾斜政策。醫療救助發揮對困難群體的托底保障功能,門診和住院患者應救盡救,對特殊困難人員、低保對象不設起付線,特殊困難人員救助比例90%,低保對象救助比例75%;易返貧致貧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1500元,起付線以上救助比例70%;監測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3000元,起付線以上救助比例60%,年度限額由最高1.5萬元提高至5萬元;另對規範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上述人群,經三重保障制度支付後個人負擔仍然較高的重病患者,給予二次救助。

為確保困難群眾納入三重保障制度範圍內,潁泉區全年開放救助對象動態參保渠道。動態新增的低保對象、監測人口等特殊群體,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繳費期結束後可補辦居民醫保參保手續,自參保繳費次日起即可享受待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