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分享到 0

柘皋:鄉村振興開新篇 千年古鎮換新顏

柘皋,古稱橐皋,地處巢湖北部,是安徽省四大古鎮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柘皋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331省道與合巢蕪高速公路交叉穿境而過並在鎮區交匯,是全國重點中心鎮、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副縣級建制,國土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有8萬多人。

近年來,柘皋鎮憑藉區位和資源優勢,緊緊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基本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推動了鄉村經濟發展。

目前,柘皋鎮稻蝦種養面積達到1.2萬畝,擁有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個、健康水産養殖示範場基地2個,稻蝦米註冊商標6個。同時,柘皋擁有省級龍頭企業——巢湖市大鑫食品,從事小龍蝦等系列水産品養殖、收購、加工出口,為全鎮一二三産業的融合與現代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條件,能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和增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柘皋鎮也在今年獲評為合肥市十大稻蝦産業集群鄉鎮。今年11月份,河南牧原年出欄20萬頭養豬場項目的一期第一棟年出欄10萬頭生豬的樓房豬舍也已在柘皋順利投産,極大地促進了全鎮的經濟發展。

柘皋鎮同時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自2016年以來,全鎮共建設實施産業扶貧項目12個,如汪橋大棚扶貧産業園、汪橋經果林扶貧産業園、駟馬瓜蔞扶貧産業園、汪橋瓜蔞扶貧産業園等,項目總投資近5000萬元,每年産生的收益超過200萬元,壯大17個涉貧村、居集體經濟的增長,帶動1391戶實現增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圩區有接近5000多畝的良田,因前些年在建設時導致部分土地形成坑塘無法利用,近年來,我們利用高標準良田建設項目和土地增減挂復墾項目把我們圩區這個坑塘加上以往廢棄的用地全部變成了一個基本良田,多流轉出來了500多畝的土地,種植這個我們雙泉村的特色大米和小麥,預計在明年我們可以為村集體增加30多萬元的純收入。”雙泉村黨委書記許虎在採訪中説道,通過將村裏廢棄和閒置資源再利用,進一步拓寬了發展方向,提高了村集體和群眾收入。

雖然已近中午,但在雙泉村的東涵種植産業基地的大棚裏依舊還有在勞作的農戶忙著給棚內的蔬菜進行松土和除草。“我們大棚現在在冬季主要種植蔬菜,其他的時候我們以葡萄和冬桃種植為主,現共帶動當地43戶脫貧戶,每年給他們分紅10多萬元。”該基地負責人蔣道興介紹説。

另一方面,柘皋鎮充分發揮自身歷史悠久的文化旅遊資源,各級財政加大力度對鎮內古建築和歷史遺跡進行保護和修復,鎮內的北閘老街也已成功入選全國第五批傳統村落。同時,柘皋大力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對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完善,結合古鎮特有的早茶文化,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來吃早茶、逛古街、賞美麗鄉村,現已成為巢湖周邊一條獨特的休閒旅遊線路。

“未來,在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方面,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人才振興,我們要打造一支乾淨、忠誠、擔當的幹部隊伍;第二是産業振興,繼續圍繞我們的主導産業,如稻蝦綜合種養、龍蝦加工、生豬養殖等等,繼續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三是生態振興,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保護柘皋的母親河——柘皋河,讓柘皋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地方。”柘皋鎮黨委書記劉磊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