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長三角紮實推進一體化發展】對標聚力強動能 合作共贏拓空間

風起雲天,潮涌東方。長三角,這片僅佔全國4%的土地,承載了全國約11.7%的人口,産出了全國超過20%的GDP。

3年前的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佈,支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明瞭方向。

從“好鄰居”到“好隊友”,攜手更加緊密,合作不斷升溫,一系列新佈局落子如飛,一連串新變革揭開大幕,3年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取得豐碩的合作成果,交出一份一體化發展的亮麗新答卷。

從“旁聽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安徽正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積極保持著“上進生”的昂揚姿態。近年來,全省上下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按照“1+5+N”工作格局,打造一個集聚區,建設五個區塊連結,實施N項重點工程建設,在更高品質一體化進程中彰顯“安徽作為”、貢獻“安徽力量”。

經濟更活躍,“一極三區一高地”建設碩果纍纍

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品質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這“一極三區一高地”,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對長三角的戰略定位。

11月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長三角已呈現明顯的強勁活躍增長特徵,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基本形成,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初步建立。

經濟活躍,動能強勁。數據顯示,長三角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比重從2018年的24.1%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4.5%;2020年,長三角地區GDP總量達244713.18億元,約佔全國GDP總量的24%;今年前三季度,三省一市的GDP增速均高於9.8%的全國平均水準。可以説,長三角地區對全國經濟影響力帶動力不斷增強,對全國經濟貢獻率持續提高。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長三角地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紮實推進,創新鏈産業鏈統籌佈局融合發展,基本建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其中,我省深入推進上海張江和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開展長三角産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牽頭成立長三角人工智慧産業鏈聯盟,共建長三角地區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深化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聯合攻關,高水準建設G60科創走廊,牽頭抓好一批産業聯盟建設,協同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

“四手聯彈”,區域一體化發展當起“全國示範”。三年來,長三角種好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高水準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已推出兩批八大類73項一體化制度創新成果。

科創産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便利共用……在重點領域,一批高顯示度標誌性工程建成,政策協同、要素市場、多層次多領域合作等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探索完善。從項目協同的“1.0”走向一體化制度創新的“2.0”,為區域一體化發展為全國其他地區當了樣板、成了示範。

連接更緊密,與滬蘇浙合作共建成果不斷

推進五個“區塊連結”建設,實施N個重點工程連結,是我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抓手,通過“塊”“點”上的連結,可全方位加強城與城、區與區、産業與産業、項目與項目之間的密切聯繫,實現安徽與滬蘇浙的等高對接。

“一地六縣”合作區加快推進。今年以來,定埠港二期、滬皖大道、廣德智慧製造産業園等54個省重大項目先行啟動建設,總投資約188億元。

在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上,我省在長三角率先出臺“3+N”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支援政策,寧滁、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揭牌成立。

圍繞對口合作,全省1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特別政策區和服務業集聚區創建首批省際産業合作園區;14個市與滬蘇浙17個城市簽訂26個戰略合作協議,22個城區與滬蘇浙20個城區開展對口合作。

深化“雙招雙引”,“資本連結”更緊密。今年,我省啟動了實施萬家企業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政府和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今年前三季度,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398個,實際到位資金6745.3億元,同比增長25.7%。

推進環境共治,“生態連結”更牢固。完成了新安江流域第三輪生態補償試點,新安江流域水質優良比例持續100%,與浙江省共同編制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方案。

群眾共用紅利,“服務連結”更溫馨。長三角職工醫保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通道開通,實現長三角41個城市和7851家醫療機構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的“兩個全覆蓋”;我省推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網通辦”,共同簽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現“個人申請出具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發展更均衡,欠發達地區動能持續增強

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重點在安徽。人口多、底子薄的皖北地區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突出短板。

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國家戰略機遇,按照把發展落差變成發展空間的要求,以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為主抓手,加快打造增強高品質發展動能的增長極。

産業,是欠發達地區“逆襲”的關鍵。我省一手發揮糧食主産區優勢,在皖北發展現代農業,建成53個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一手推動機械裝備、輕紡鞋帽、煤化工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蚌埠的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阜陽的現代醫藥、亳州的中藥,淮北的陶鋁新材料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淮南的大數據、宿州的雲計算……如今,皖北的新興産業特色鮮明、初具規模。截至目前,皖北地區先後培育形成了7家省級重大新興産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年均增長20.3%。

産業承接與合作,實現共建共贏。我省佈局建設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平臺,今年前三季度,集聚區在建的省外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1153個,實際到位資金達到2666.5億元,同比增長36.8%。

“全省各區域各領域都要與滬蘇浙建立緊密型、互補型合作關係。”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強調。

區域聯動協作,是下活協調發展一盤“大棋”的關鍵一招,這對於欠發達的皖北來説尤為如此。我省積極鼓勵皖北地區城市組群發展,推動與中原城市群協調聯動。支援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動省際毗鄰地區探索一體化協同發展新機制,共同打造産城融合新城區;全面開展與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深化與皖江城市帶新一輪南北合作共建。

攜手合作持續升溫,一體發展大步向前。下一步,我省將堅定不移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國家戰略,發揮左右逢源、通江達海等優勢,在深化區域合作中增強發展動能、拓展發展空間,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爭當“上進生”“特長生”“優等生”,在加快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新征程中破浪前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