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多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在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多個獎項上,安徽皆有收穫。其中,中國科大作為第一單位完成的2個項目獲獎,近十年,中國科大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3項,位居全國高校第四。

安徽多個項目獲國家獎

在國家自然科學獎方面,由中國科大李傳鋒、許金時、黃運鋒、柳必恒、郭光燦等作為主要完成人的“基於量子資訊技術研究量子物理基本問題”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上,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安徽省公安廳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拉曼光譜快速檢測毒品毒物的增強基片、方法及儀器的關鍵技術”項目獲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方面,由中國科大俞漢青(第一完成人)、盛國平(第三完成人)及合作單位完成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智慧監控和優化運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二等獎。此外,由安徽農業大學(第一完成單位),合肥美亞光電(第二完成單位)及合作單位完成的“綠茶自動化加工與數字化品控關鍵技術裝備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此外,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電漿體物理研究所外籍合作專家阿蘭·貝庫雷(法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同時,一些安徽科研團隊參與的研究項目也獲得此次國家獎。

其中,“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幹細胞的發現及其發育調控機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鋼材熱軋過程氧化行為控制技術開發及應用”“氫氣規模化提純與高壓儲存裝備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網源友好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等5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和該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憑在各自前一工作單位(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學)時所創成果,分別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分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項。此次共評選出275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8人、1個組織。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

科大延續國家科技獎好成績

此次評選,中國科大作為第一單位完成的“基於量子資訊技術研究量子物理基本問題”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智慧監控和優化運作關鍵技術及應用”2個項目獲獎,再次延續了中國科大在該獎項評選中的好成績。

量子態是量子力學的核心概念,而量子物理的基本問題均與量子態的特性緊密相關,經典技術無法揭開量子世界的真實面貌。在“基於量子資訊技術研究量子物理基本問題”項目中,中國科大教授李傳鋒等人致力於發展量子資訊技術,實現量子態的精確製備、操控與存儲,並用於研究量子物理中的諸多基本問題,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首次實驗觀察到光的波粒疊加狀態,挑戰互補原理設定的傳統界限;實驗驗證糾纏輔助下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確定關係;實驗實現麥克斯韋妖式量子演算法冷卻等。這些成果極大地促進了人們對一些基本物理問題的理解。

在“城鎮污水處理廠智慧監控和優化運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中,中國科大教授俞漢青等人突破了微生物活性實時監測、微生物多維呼吸圖譜、智慧優化控制等核心技術,構建了集優化設計、實時監測、智慧控制與智慧運作為一體的城鎮污水處理技術體系,將污水處理由經驗依賴的粗放運營提升為數據驅動的智慧運營,提高了污水處理廠的運作效率、經濟性和穩定性。

據從中國科大獲悉,近十年,中國科大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3項,位居全國高校第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