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青少年成長為脈絡,採取跨部門、跨領域、跨視角的方式,制定符合青少年身心生長髮育、教育認知、社會融合和家庭生活等規律的體育參與體系。《意見》著力於發揮體育促進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統一、知行合一的聯動效益,為全體青少年提供參與體育運動、培養身體素養的有效方案,補齊教育領域的體育短板;同時,為有潛質、有天賦的青少年提供參與運動訓練的契機,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學校運動隊、各級各類體校、高等院校聯辦等方式構建開放式、競爭式、合作式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體系,將三級訓練體系轉變為網狀合作體系,補齊體育領域的教育短板,實現體育與教育等理念、目標、資源、舉措融合,以一體化的體系構建現代青少年體育治理體系,夯實中國體育事業發展之基。
競技體育:精英後備人才的梯隊建設
長期以來,依託于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的三級訓練網支撐起我國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且已形成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互為補充的青少年體育組織體系。但隨著經濟生活、國民教育水準的不斷提高,以金牌為唯一目標的傳統培養理念與青少年體育多元化需求形成明顯對比,構建適應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後備人才培養體系迫在眉睫。《意見》圍繞普通學校、各級各類體校和社會體育組織提出了改革舉措,一是以複合型團隊、綜合性訓練中心的方式促進各級各類體校提檔升級。實質上,培養規模並不一定是人才效應的制勝法寶,要以重點項目、區域、人群的體校佈局,實施精準選材、訓練、競賽和管理策略,將優質資源配置於可塑之才,彰顯舉國體制拓展青少年運動員成長空間的制度優勢。同時,各級各類體校要以體育場館、教練員、競賽等資源與普通學校、社會體育組織合作,以開放共用的理念成為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一是以在不同學段創建高水準運動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精英後備人才提供學校優質文化學習資源是體教融合的關鍵所在,同時,不同學段建立高水準運動隊將彰顯校園體育精英、傳播體育正能量。當前,小學以發現體育苗子、初高中以業餘訓練以及高校與省市、國家隊合辦等方式創建高水準運動隊,實現文化學習與運動訓練相兼顧,以全面發展的視角培養體育特長生且逐漸改變對其片面認知。
群眾體育:大眾身體素養的基礎工程
在青少年時期,將體育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體系,以激發動機、樹立信心、提高身體能力、培育運動認知和為生活而參與體育鍛鍊的理念塑造身體素養,使其終生受益且産生代際傳遞的積極效應。《意見》以充分挖掘教育和體育資源,構建多元化和高品質的體育教育,滿足多元化需求且促進其健康發展。一是多樣化體育教育滿足多元化需求。在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礎上,體教融合的政策引領學校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創辦選拔性體育冬夏令營、創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構建四級聯賽體系等等,以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滿足不同體育興趣愛好和體育參與訴求青少年的需求,將青少年閒暇時光注入體育的元素、青春的活力,讓人人參與體育的社會向善之風在校園內外延伸。同時,在遵循體育教學或訓練從校內到校外的延伸性特徵,《意見》提出制定體育教師、教練員等在課外輔導和組織競賽活動中的課時和工作量計算等補貼政策,以合理配置師資資源,破解了體育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激發了體育師資的能動性。二是高品質體育教育促進健康發展。體教融合政策撬動體育和教育系統、社會資本領域的場館、師資、組織、活動等支援青少年參與高品質的體育教學或運動訓練活動,構建以興趣主導、技能提高、競技比拼、精英選拔為體系的參與體系,使青少年在體育鍛鍊中刺激身體機能、磨練心智,倡導以比拼技藝的理念彰顯體育的競技之美,如《意見》提出體育和教育部門共同制定運動水準等級體系,旨在用進取主義精神。同時,體育、教育等多部門以體育賽事、技能活動、文化交流等為平臺,促進青少年週期性、漸進性提高水準,摒棄“唯錦標主義”的狹隘體育價值,為青少年提供高品質的體育教育。
體育産業:體育消費經濟的健康投資
體教融合是在青少年教育全階段注入體育促進健康發展的理念和開展一系列干預計劃,且滿足社會、家庭等對青少年提高身心健康水準、體育參與等多元化的體育健康投資需求。從體育産業的角度分析,青少年更是作為引領體育消費經濟的時代主流和主力人群。在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消費經濟將發揮市場優勢。一是以市場多元化服務方式滿足體育和教育部門的服務需求。《意見》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援社會力量進入學校、豐富學校體育活動。可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會培訓機構等社會力量將在政府扶持、監管和服務的體系下,以特色體育産品服務青少年體育活動之中。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大力提倡購買服務方式撬動社會資本,鼓勵社會多類型組織機構承辦,以此達到培育組織和構建體系的效果。二是發揮産業創新理念,提高社會和市場的服務能力。體教融合的任務清單需要市場力量積極參與,尤其是在政府放管服的背景下,發揮市場創新理念補足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的需求。我國具有龐大的體育迷,且青少年群體佔絕大多數,如戶外運動的青年驢友、身體雕刻的塑形群體、網路直播的體育粉絲等。要以體教融合為政策機遇,以市場主體打造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和參與形式,尤其是在數字化時代,將青少年體育賽事與網路服務高度融合,以體育為載體給青少年日常生活注入青年、健康、活力、時尚的元素,構建融合健康、文化、旅遊、網際網路等一體化的體育消費經濟。
體育文化:建構健康生活的傳承紐帶
文化根植于青少年人群之中是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更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長期以來,“學習不好就去練體育”“重體輕文”的理念分別在教育和體育領域影響至深,與“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相差甚遠。體教融合要從認知層面改變社會各界、家長及青少年對體育價值的認知,及對完整教育體系的認可,發揮青少年傳承超越精神和全面發展的體育價值觀的紐帶,建構健康生活的體育文化。一是超越精神。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是對人的生命週期價值的釋放和延續,也更能發揮體育之“育”的功能。體教融合構建人人都可參與的校園體育賽事、具有黏滯性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常態化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旨在以開展多元化體育與教育、娛樂、文化和家庭生活相融合的健康促進體系,使持續性、多元化、科學化的青少年活動能夠激發青少年身心統一、積極向善,將超越精神延續到文化學習、人生奮鬥之中。二是全面發展。國內外眾多研究表明,體育鍛鍊和文化學習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包括在青少年生長激素分泌、身體運動器官發育、提高大腦認知能力等方面具有相互促進的關聯效應。也就是説,體育和教育等部門都要發揮主導作用,無論是青少年體育技能普及,還是青少年運動員業餘訓練,都應兼顧體育鍛鍊或運動訓練與文化學習,使其在體育活動中健康成長、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為社會主義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