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安徽:非常之年的“非常”成績單

經濟復蘇逐季好轉,爭先進位、量質並進的好勢頭進一步鞏固;供需兩端共同恢復,動能增強、協調聯動的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生産生活步入正軌,活力迸發、民生改善的好勢頭進一步鞏固。

今年以來,面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歷史罕見洪澇災害“三面夾擊”局面,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決守住“保”的底線、築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總體看,全省經濟運作實現“二季紅、半年正、三季進”。前三季度,我省生産總值27668.1億元,同比增長2.5%,快於全國1.8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八位。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接近4萬億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萬元左右。

整體經濟運作持續回升、全面回暖、回歸常態,為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守住“保”的底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省堅決扛起“戰疫”物資保供政治責任,狠抓生産服務和科研攻關,實現高速成套口罩生産裝備、紅外測溫儀、N95口罩等“零”的突破,防護服、口罩日産量較疫情初期分別增長343倍和1442倍,支援武漢醫用防護服46萬套,是全國三個做出重要貢獻的省份之一,工信部、國家發改委通報表彰3次。

疫情防控物資保供戰,為全省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社會運作趨於正常提供了必要條件,體現了我省近年來大力推進製造強省建設厚植的堅實基礎和産業優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及時印發《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紮實做好全省“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通知》,包括《穩投資工作方案》《保市場主體工作方案》《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工作方案》等11個具體工作方案,落實落細中央“六穩”“六保”部署要求,繪就我省“施工圖”。目的就是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如何守住“保”的底線?我省明確,抓好援企穩崗培訓,確保就業形勢穩定。突出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確保實現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有效保障。主動紓困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強生産流通管理,確保糧食能源安全。進一步暢通産業迴圈、市場迴圈、經濟社會迴圈,穩定産業鏈供應鏈。 

統籌盤活存量財政資金,堅決兜住基層運轉底線。

今夏,江淮大地持續降雨,我省境內長江、淮河干流全線超警戒水位,巢湖遭遇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長江、淮河、巢湖多條支流超歷史最高水位。全省多地遭遇嚴重洪澇災害,許多群眾房屋倒塌損壞。省財政廳全年用於支援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項目的專項債券資金已達46億元,涉及淮南、六安、滁州、蚌埠、阜陽等5個地市11個項目。全省共18416戶房屋須重建修繕,截至11月30日,重建(修繕)任務全部完成。

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汛情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也是影響脫貧品質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今年,我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及時出臺一系列精準幫扶措施,千方百計解決好貧困群眾産業發展、務工就業、貧困地區農産品滯銷等問題,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織牢織密綜合兜底保障網,力爭把疫情、汛情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切實防止返貧致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今年,我省夏糧總産達到1671.9萬噸,比去年增産14.9萬噸,總産居全國第三位;受洪澇災害影響,秋糧出現減産。今年我省糧食總産達到4019萬噸,比上一年減産35萬噸,穩定在800億斤以上,總産居全國第四位。

築牢“穩”的基礎

12月12日上午,加快實施數字經濟賦能暨全省第十三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在六安市舉行,共開工重大項目117個、總投資901.5億元,涉及戰略性新興産業、傳統産業升級改造等行業領域。

建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機制,是安徽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以來,我省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把項目建設作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産業發展的關鍵抓手,大力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産業鏈升級行動,紮實推進重大新興産業基地新三年建設規劃,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大政策調節力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供需兩端發力、打好三大攻堅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了30條意見;出臺《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援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為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如何築牢“穩”的基礎?我省明確,把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作為穩就業的重點,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穩金融的重點,把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作為穩外貿的重點,把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作為穩外資的重點,把謀劃推進重大項目作為穩投資的重點,把增強市場信心作為穩預期的重點,做到包地市穩全省、包企業穩發展、包項目穩投資。

在穩投資上,各地、各有關部門全面貫徹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把握投資方向和政策導向,加強項目謀劃和要素保障,進一步放大政府投資、用好外來投資、激活民間投資,著力建設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促進各類項目早建成、早投産、早見效,更好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截至11月底,全省已集中開工建設重大項目2235個,總投資超1.2萬億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穩就業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修訂完善工作方案,積極做好減法,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做好加法,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做好乘法,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強化保障,切實優化居民就業服務,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勞動者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權益有維護。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5.5萬人,超過序時進度13.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9399元,同比增長4.9%,比全國平均增速高2.1個百分點,全國排第5位。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在穩金融上,省有關部門聯合金融機構突出聚焦暢通産業迴圈、市場迴圈、經濟社會迴圈,把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更好結合起來,強服務、促改革、防風險、優生態,保持金融穩定,促進經濟金融良性互動,有力支援了企業復工復産、維護經濟社會平穩運作。截至10月末,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貸款餘額127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4萬億元,全省涉農貸款餘額1.59萬億元。截至11月末,全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主機板63家、科創板7家、中小板31家、創業板22家,上市公司家數居中部第1位、全國第9位。

保持“進”的態勢

12月8日上午,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在合肥舉行。這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是推動産業鏈供應鏈整合重構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有利於推動更高水準開放合作,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安徽、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的“前身”——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22日成立,是安徽省先進製造業發展“一號工程”。根據今年江淮汽車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新戰略合作協議,將深化股權改革,加速引進大眾先進平臺技術産品,並將大眾新能源汽車中國總部和基地落戶合肥,強化公司研發中心總部定位等。 12月2日,新戰略合作項目完成交割,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此次,在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的同時,兩年前開工建設的研發中心竣工;新的製造基地開工,將建設規模更加完備的純電動車型工廠。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如何保持“進”的態勢?我省明確,把牢“新基建”強勁引擎,突出資訊新網路、融合新業態、創新新平臺,創新實施“四送一服”專項行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信心、乘勢而上,以積極進取的主動性對衝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堅強保障。

今年以來,我省強化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8位,比去年上升2位,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成效顯著,以“芯屏器合”為標識的新興産業形成體系、以新型“銅墻鐵壁”為代表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以“融會觀通”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以“大智移雲”為牽引的數字經濟蓬勃興起。前三季度,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1%、13.4%。

9月12日,世界製造業大會江淮線上經濟論壇開幕式暨主旨論壇在合肥舉行。論壇首次採用雲端辦會模式,主會場與16個省轄市分會場視頻連線,並通過網際網路全程直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共同打造世界製造業發展的高端交流平臺、形象展示平臺和開放合作平臺;對接成果豐碩,共集中簽約項目678個、投資總額6178億元,其中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等“新字號”項目214個、投資額2325億元,分別佔31.6%、37.6%。

設立安徽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安徽的重大使命,是安徽服務國家開放發展戰略的重大平臺,也是安徽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的重大機遇,標誌著安徽已經站上了改革開放的新起點。 9月24日上午,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以視頻互聯方式在合肥舉行,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自9月24日揭牌以來,安徽自貿試驗區聚焦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緊盯重點不放,狠抓關鍵不松,加強項目招引和項目落地,著力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截至11月底,共簽約項目311個,協議引資額2891億元,涉及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5G及人工智慧、機器人、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當前,我省已進入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期,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形勢,堅定信心、趨利避害,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就一定能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