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長三角區域體育發展合作,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區域體育一體化工作,近日,經國家體育總局同意,長三角三省一市體育部門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體育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
關於印發《長三角地區體育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各相關單位:
經國家體育總局同意,現將《長三角地區體育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9月28日
長三角地區體育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精神,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探索區域體育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路徑模式,提升長三角地區體育整體綜合實力,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為遵循,從長三角一體化大局出發,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推進優質體育資源和生産要素的跨區域流動,促進長三角體育融合和活力迸發。到2025年,推動三省一市在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體育賽事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範作用的高水準合作成果,力爭成為全國體育高品質發展樣板區和區域體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助力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
1.共建高品質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強長三角地區全民健身工作聯動。共同開展體育強省(市)、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區)、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三級聯創活動,逐步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在長三角地區的均等化。共同推進各級體育總會和社會組織建設,完善長三角地區覆蓋城鄉、規範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組織網路,壯大體育社會組織隊伍。緊密結合美麗宜居鄉村、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鼓勵創建長三角休閒健身區、功能區和田園景區。
2.協同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動建設長三角體醫融合協同創新示範區,進行體醫融合關鍵技術突破,探索體醫融合組織制度創新,使長三角成為在全國有影響、有特點的體醫融合先行地區。更好地發揮體育醫院等體育醫療機構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加強體育科研院所與公共醫療機構的合作,支援建立健康促進服務中心,鼓勵在醫院等公共醫療機構中設立健身康復門診。推廣“運動是良醫”行動計劃,推動形成體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
3.共同實施老年人非醫療健康干預行動。針對長三角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聯合開展老年群體的非醫療健康干預,提供有針對性的運動健身方案或運動指導服務,全面改善老年群體身體機能。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大力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新建社區老年人運動與健康服務中心,開展運動健身、運動康復、健康養生、慢病運動干預等服務,為長三角健康養老積極貢獻力量。
4.深入推進青少年體質強健工作。加強區域內青少年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戶外營地等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競賽的杠桿作用,積極打造區域重點項目的青少年賽事品牌,建立面向所有適齡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相互銜接,覆蓋長三角優勢項目、基礎大項、集體項目和特色項目的競賽體系,推動青少年賽事、群眾性賽事和專業化賽事的有機結合,暢通分級分類有序參賽通道,促進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加強青少年體育培訓,進一步提高青少年運動技能。聯合推行青少年運動水準等級評定制度,公佈可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賽事名錄,暢通教育、體育省級以上賽事運動員技術等級互認通道,加強在體教融合工作上的交流和協同。
5.加強科學技術在全民健身中的應用。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科學技術與全民健身結合,共同建設長三角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訊平臺,為城鄉居民提供及時便捷的資訊服務,為全國提供全民健身精細化、數字化服務樣板。
(二)促進區域競技體育聯動發展
6.推動長三角競技體育發展模式創新。著眼于國際賽場,整合“訓、科、醫、教、服”資源,強化備戰訓練戰略合作,構建區域合作運動員全方位保障體系,實現優勢互補,為國家奧運爭光戰略作出更大貢獻。加強人才資源整合,促進人才有序流動。不定期召開長三角競技體育備戰研討會,共用訓練管理經驗、激勵保障政策、訓練手段方法運用、備戰動態等成果資訊。探索建立興奮劑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建立長三角區域體育後備人才共育協商機制,制定並完善區域性後備人才交流的政策措施,加強區域性青少年體育比賽交流,實現互相借鑒、資源共用、人才共育、成果共用。
7.實施訓練基地與成果共用行動。以國家級綜合或單項體育訓練基地為龍頭,以省(市)級體育訓練基地為支撐,在長三角地區佈局一批區域性、特色化的訓練中心和基地,吸納高校等社會優質資源建設長三角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為運動隊轉訓、交流比賽提供便利。統籌長三角體育科技資源,構建跨學科、跨地域、跨行業、跨部門的體育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加強科研攻關、科技服務和醫療保障工作。
8.共同推動長三角職業體育發展。拓寬職業體育發展渠道,共同推進具備條件的運動項目走職業化道路,支援教練員、運動員職業化發展。擴大職業體育社會參與,逐步提高長三角職業體育的成熟度和規範化水準。完善職業俱樂部的法人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強區域內職業體育俱樂部聯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體育俱樂部。
9.聯合實施優秀教練員培養工程。依託上海體育學院、南京體育學院、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等資源,共建“長三角教練員培訓基地”和“長三角教練員學院”。面向少體校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共同建立基層一線教練員學歷教育、崗位培訓和業務培訓相結合的培訓體系,全面提高教練員的業務水準,承接好各級各類體校教練員通識知識培訓任務。加強業餘訓練交流,組織長三角業餘訓練專家和著名教練員巡迴講課,為基層教練員、管理人員提供更多直接接受指導的機會。
(三)打造體育産業協同發展典範
10.完善多層次多領域産業合作機制。深化長三角體育産業聯盟建設,鼓勵各級政府、體育協會、體育企業、産學研機構等開展多領域跨區域合作,形成協同推進長三角體育産業發展合力。共同編制長三角體育産業一體化發展規劃,形成分工協作的産業發展格局。
11.打造長三角現代體育産業體系。加快長三角體育服務內容和商業模式創新,共同打造一批高端體育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建設一批高水準體育服務業集聚區和創新平臺。全面提升體育製造業發展水準,按照集聚化發展方向,形成若干全國先進的體育製造業集聚區。大力發展“體育+”和“+體育”,培育體育産業新業態,推動長三角體育産業成為全國體育産業的重要支柱之一。
12.推動體育市場一體化發展。破除制約體育市場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形成體育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加快長三角體育産權資源交易平臺的建設和推廣,鼓勵地方政府及各級體育部門、各類體育組織將賽事承辦權、賽事轉播權、場館運營權等體育資源通過産權交易平臺公開交易。鼓勵社會力量設立長三角體育産業投資基金,用好各類資金,支援重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體育發展平臺打造和體育産業集群培育發展。
13.推進體育産品與服務標準化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共同支援區域體育賽事、健身休閒服務、體育培訓、體育設施裝備、體育場所規範等重點領域標準化建設。共同探索長三角體育標準化協同發展工作模式,在項目推進、標準制定、標準實施和推廣應用上,給予政策配套,綜合運用認證、檢測和計量等手段促進長三角體育標準化工作深度融合。合作推進長三角體育設施認證中心、體育器材裝備網上採購平臺建設。
14.共建區域體育産業協作載體。共同辦好長三角運動休閒體驗季、運動休閒博覽會、體育産業高峰論壇等品牌活動,促進長三角戶外運動産業發展,加快建設長三角國家步道系統。定期發佈長三角地區最佳體育旅遊目的地、體育旅遊線路、汽車運動自駕營地等名單。探索建設“長三角全域戶外運動智慧資訊服務平臺”,推動建立長三角體育産業數據中心,促進長三角戶外運動發展。推動建立長三角體育産業數據中心,重點打造體育産業名錄庫、項目庫、賽事庫、資源設施庫等核心數據庫。加強長三角地區體育産業統計、體育消費調查的聯動合作。加強長三角體育産業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建立長三角體育産業資訊服務平臺和權威發佈渠道,定期出版長三角體育産業發展報告。
15.健全區域聯動監管機制。加快推進長三角體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體育企業資訊公示制度,強化體育企業資訊歸集,推動競賽活動、體育培訓、健身休閒、用品製造等重點領域落實“黑名單”等制度,建立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制定區域內互認的聯合獎懲措施。共同加強長三角體育智慧財産權保護。加強對境外非政府體育組織開展活動的協同監管。
(四)形成體育賽事協調發展新格局
16.豐富體育賽事供給。辦好國際雪聯城市越野滑雪中國巡迴賽、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2021年世界田聯室內田徑錦標賽、2021年國際羽聯蘇迪曼盃、2022年杭州亞運會、2023年足球亞洲盃等重大體育賽事。完善長三角地區聯合辦賽的體制機制,組織舉辦區域性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發揮長三角地區運作大型體育賽事的區域優勢,提升聯合舉辦重大賽事的能力,共同申辦、承辦重大國際性體育賽事,帶動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
17.培育長三角原創賽事品牌。創新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賽事的方式,以路跑、自行車、水上運動、汽車運動等運動項目為重點,積極打造具有長三角地域特點、融合新技術的原創品牌賽事。支援創建足球、水上運動、城市籃球、輪滑、斯諾克、越野跑、卡丁車、冰雪、攀岩、滑板、龍舟等休閒運動項目區域聯賽品牌。加強江浙滬皖四地聯動,舉辦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暨長三角公路自行車穿越賽。探索組織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新模式,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打造長三角地區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探索構建分級分類的長三角青少年陽光體育競賽體系,支援引導社會力量在長三角推廣“MAGIC 3”三對三青少年超級籃球賽等普及型賽事。
18.提高辦賽品質和效益。加大公共資源對品牌體育賽事宣傳推廣的支援力度,在賽事舉辦場地、轉播、安保、醫療等方面構建長三角一體化的共用、協作服務機制。加快競賽管理數字化進程,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智慧競賽平臺。圍繞賽事的關注度、專業度和貢獻度,構建長三角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指標,定期發佈長三角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引導辦賽主體不斷提升賽事品質,擴大綜合效益。
19.推進賽事放管服改革。聯合製定體育賽事的辦賽指南和參賽指引,明確體育賽事開展的基本條件、標準、規則、程式和各環節責任部門。圍繞可利用的水域、山地、森林等自然資源,綜合考慮生態、安全等因素,共同分類制定允許開展的體育賽事活動目錄,明確申請條件和程式。
三、組織實施
20.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始終貫穿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的全過程。成立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研究審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督促落實重大事項,全面做好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各項工作,不斷推動長三角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1.健全推進機制。三省一市體育局作為推進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的責任主體,要明確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和專項推進方案,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加強長三角體育各領域之間、地市之間統分結合的區域合作,建立市場化、社會化推進機制。以示範區建設為契機,率先落地一批體育一體化改革措施,形成一批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成果。
22.優化政策保障。三省一市體育局要高度重視體育一體化工作,在人財物等方面為開展合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援成立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研究中心,組織開展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重大前瞻性議題、課題的研究。加強對長三角體育一體化人才交流和培養的政策支援,營造區域體育人才高品質集聚的生態環境。
23.擴大社會宣傳。三省一市體育局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平臺,加強長三角體育一體化宣傳力度,為體育一體化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