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春風得意馬蹄疾——“十三五”中國體育發展回顧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正式發佈、全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加快建立、體育領域各項改革力度持續加大、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冬奧會籌備工作樹立奧運標桿、高水準國際賽事承辦獲得高度好評……回顧“十三五”這五年來的中國體育發展,各項政策密集出臺,人民體育意識不斷提高,體育供給能力不斷增強,體育國際影響力日益增長,中國體育在“最好的時代”里正漸入佳境。

讓體育融入百姓生活

喜愛踢球的南京市民朱曉峰今年5月欣喜地發現,自己家附近新建了一片足球場,“我們小區有一群球友,但苦於周邊沒有合適的場地,每次踢球都要跑很遠,這個場地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

河北唐山市民黃蓓也有同感:“現在健身忒方便了,簡單活動筋骨就在社區裏,跑步游泳跳舞啥的就出門,可以選的場地很多,而且練啥都不遠。”

身邊的體育設施多起來了,這是近五年來老百姓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體育場地316.2萬個,體育場地面積25.9億平方米,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比2015年年底的1.57平方米有了很大提升。

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少軍説:“體育發展的根本任務,是增強人民體質,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就要強化政府職責,發揮好政府主導作用,江蘇提出要建成城鄉一體化的‘10分鐘體育健身圈’,這主要是解決群眾到哪鍛鍊的問題。有了場地鍛鍊,還要讓大家知道怎麼鍛鍊,怎麼科學鍛鍊。同時還要豐富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增強活動趣味性,動員大家都動起來。”

和五年前相比,體育已成為政府公共服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一場供給側改革——在很多老百姓心中,體育也正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越來越多人有了鍛鍊身體的意識和行動,越來越多馬拉松的參賽名額要靠“搖號”;家長們開始願意讓孩子接觸體育、掌握體育技能,學校裏的體育課不再總被侵佔;走出家門就能找到健身設施,運動處方、體質監測開始深入人心……如今,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已經成型,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格局已初步形成,體育正逐漸融入千千萬萬中國人的生活。

讓體育助力社會發展

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對體育強國的戰略任務進行了安排,首次從政策層面回答了什麼是體育強國、如何建設體育強國。

過去五年來,體育迎來更為密集的政策利好。《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産業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等一一發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提高全民身體素質作為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環,強調體育的“治未病”功能;體教融合連續出臺重磅政策,將進一步提升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好政策引領的是整個體育事業的高速發展。2018年全國體育産業總規模達2.66萬億元,比2015年增加近1萬億元;體育産業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2015-2018年年均增長22.4%;體育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由0.8%提高到1.1%。2020年,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批體育企業通過拓展線上業務等方式仍保持強勁勢頭。安踏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146.69億人民幣,同比略降1%,但毛利率達56.8%,創歷史最高水準,電商業務流水同比增長則超過50%。新冠肺炎疫情也讓老百姓健身需求進一步成為“剛需”,在“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體育消費增長潛力巨大。

脫貧攻堅事業也少不了體育的身影,體旅融合成為很多貧困地區的新抓手。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之一的河北崇禮,在2015年底還是貧困縣,貧困發生率16.81%。如今,崇禮人終於捧起了家門口的“雪飯碗”——2019年直接或間接從事冰雪産業和旅遊服務人員達3萬多人,其中包括過去的貧困人口9000多人。2019年5月,崇禮退出貧困縣行列,徹底脫貧摘帽。

過去五年裏,“體育+”成為熱詞,從旅遊到文化,從醫療到康養,體育正成為眾多産業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推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體育正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

讓體育講好中國故事

2016年裏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的輝煌,也是中國的榮耀。

女排精神是中華體育健兒和中國人民砥礪奮進的象徵。競技體育有著凝心聚力的強大感召力,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敢於爭先的拼搏精神、揚我國威的民族自信,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以朱婷為代表的新一代體育健兒早已“圈粉”無數,中國榜樣在賽場內外都激勵著更多人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

賽場上奮勇拼搏、爭金奪銀,賽場外同樣可以得“金牌”。過去五年裏,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體育事務,在國際體育“朋友圈”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多。創建於江蘇無錫的跆拳道大滿貫賽事,如今不僅是奧運會直通賽,還帶動了世界跆拳道運動的競賽規則改革,中國“IP”講述出全新的中國故事。

過去五年裏,男籃世界盃、羽毛球世錦賽、擊劍世錦賽、乒乓球世界盃、蘇迪曼盃、湯尤杯……眾多國際高水準賽事在中國舉辦,一次又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高品質的賽事組織和服務能力。國際籃聯主席哈馬內·尼昂就説:“中國為籃球世界盃樹立了一個全新標桿。”

這是中國為國際體育事業送出的一份份“中國答卷”。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五年來,國際奧會“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的辦奧新模式正在中國成為現實,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不同場合多次盛讚“北京標準”,他説:“北京籌備工作高效,在《奧林匹克2020議程》下盡可能節儉,同時傳承奧林匹克精神、尊重運動員體驗。因此,我們非常有信心北京將為《奧林匹克2020議程》樹立新標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