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永嘉:“詩村”文化特派員和他的夏日限定“放牛班”

時間:2024-10-17 14:41:50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胡安育 王凡

黃建峰是溫州市人力社保局社保中心專職副書記,也是市裏派駐永嘉縣鶴盛鎮鶴陽村的第一書記。今年7月,黃建峰入選全市首批文化特派員,掛鉤服務的正是他擔任第一書記的鶴陽村。

文化特派員,究竟能為鄉村做些什麼?答案還需在鄉村裏探尋。於是,帶著這個全新的身份和特殊的使命,黃建峰與鶴陽村的故事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暑期“時習堂”

盛夏的鄉村,溪水歡騰、蟬鳴雀躍,還有驕陽炙烤,水泥路被曬得滾燙。

7月初,黃建峰作為鶴陽村文化特派員“走馬上任”,結合鶴陽村裏的情況,他計劃先從“一老一小”的文化生活入手。和大多數楠溪江鄉村一樣,鶴陽村裏常住村民大多是祖、孫兩代人的搭配,暑假裏也有生活在外的孩子特地回老家短住。如何讓這些閒在家裏玩手機、看電視的孩子有事可做,讓他們的假期文化生活豐富起來?

黃建峰想到,可以開辦一個公益託管班。

公益託管班中會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永嘉縣委宣傳部供圖

鶴陽村暑期“時習堂”項目就這麼啟動了,報名的孩子最大的上初二,最小的不過3歲半。據説,村裏幾乎所有符合年齡的孩子都來了,甚至還有隔壁村的家長慕名前來報名,到開班時,已經有20多個孩子。

“時習堂”的開班地點選在鶴陽村的環翠書院,村裏為此還特地添置了一台空調。平日裏,大孩子們在隔壁閱覽室寫作業,小孩子們搭積木、玩玩具——現場擺著兩大箱子玩具,都是黃建峰瞞著女兒悄悄地從自己家裏搬來的。“這些都是小女兒喜歡的玩具,我先借用一下。”黃建峰笑著説道。

為了更好地照看這些孩子們,黃建峰從溫州商學院招募了兩名大學生志願者甄怡丹和何春艷,由她們倆負責輔導作業、帶孩子們玩遊戲。村民們對這兩位城裏來的大學生也很是歡迎,不僅承包了二人的一日三餐,還特意騰出了民宿裏的兩間客房供居住。

“時習堂”開班後,黃建峰依然是一刻沒有閒著,整個暑假裏,他都在四處對接部門、策劃活動、爭取資源……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老師,帶著孩子們學音樂、學科學、學繪畫、學烹飪——沒有條件,他創造條件,路途遙遠,他親自到府接送。得知班上有個孩子過生日,黃建峰特地趕到鶴盛鎮上買了一個生日蛋糕,和孩子們共同慶祝。

這個暑假,鶴陽村的公益託管班辦得有聲有色,成了遠近四鄰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播撒“科技夢”

7月16日,在“時習堂”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日上,文化特派員黃建峰請來了溫州科技館探客空間的負責人劉筱敏。這是黃建峰在帶女兒參加科技館活動時結識的負責老師,接到邀請後,劉筱敏一口答應,特地趁著週二輪休的時間來給鶴陽村“時習堂”的孩子們上一堂科技探索課。

在溫州市區,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都是學生們暑假裏常去的地方;在永嘉縣城,新投用的圖書館也是這個暑假裏的熱門場館。但是鶴陽村距離縣城都要近1個小時的車程,這些“觸手可及”的城市化資源,距離村裏的孩子們實在有些遙遠。

看著孩子們動手製作機器人的喜悅,黃建峰又萌生了一個念頭——他想帶著孩子們出去看看。

“時習堂”的學生參觀溫州市科技館。永嘉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週後,黃建峰就借來了鶴盛鎮當地一家農産品公司的中巴車,帶著“時習堂”的學生與家長一行三十余人走進了溫州市科技館。在講解員的帶領與説明下,孩子們很快就找到了科技館的“正確打開方式”,在一個個小小的科學實驗中玩得不亦樂乎。科技的種子,悄悄地落在了孩子們的心裏。

在工作中與黃建峰有過接觸的人,會感受到他超強的行動力與蓬勃的生命力。正因如此,在接過“文化特派員”的任命後,黃建峰一邊不停地思考如何讓文化落地在鄉村,一邊又步履不停地把一個個想法落成現實。

他説:“鄉村,首先是人的鄉村。讓文化落地,更是讓文化落在生活裏。”

夏日“放牛班”

不久前,黃建峰在村裏的老小學內組織了一場鄉村音樂會,由永嘉本土樂隊來演奏,村民們反響不錯。“時習堂”開辦後,黃建峰就想著,是不是能讓孩子們也參與演出?

正巧,趕上永嘉縣裏某單位要舉辦一場文藝匯演,黃建峰第一時間就給孩子們報了名,爭取到了上臺演出的機會。沒承想,整個過程卻是一波三折。

第一“折”,是音樂老師請不到。確定演出後,黃建峰一早上就打了幾十個電話:音樂協會、文化館、文聯、各地的中小學校、認識的音樂老師……但暑假里正是音樂培訓機構忙碌的時候,加上鶴陽村路途遙遠,大家都表達了婉拒。幾經週折,黃建峰聯繫上了鶴盛鎮中心小學的音樂老師,但當天正好是她在校值班的最後一天,第二天就要去外地,只能先帶著孩子們熟悉一下歌曲。

又過了幾天,黃建峰邀請了在甌北一所學校帶合唱團的王濛濛老師,音樂老師的問題終於塵埃落定。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第二“折”,是沒有樂器。此前,孩子們都是跟著音頻在唱,但進入正式的排練,還得有鋼琴伴奏才行。於是,黃建峰在“時習堂”的家長群裏發出了一條“徵用令”,要借用一台電子琴。很快就有家長在群裏回應:“我家有一台,但是少了一個琴鍵,可以嗎?”另一位家長動作更快些,直接把琴搬到了環翠書院——只是,這臺琴缺了兩個琴鍵,讓王濛濛有些哭笑不得。

孩子們練合唱、練動作、排隊形,排練進展很順利——換上統一的“隊服”後,“放牛班”的合唱團漸漸成型,孩子們與家長都期待著正式演出的那天。

但就在原定演出日期的前一天,黃建峰詢問後才得知:演出取消了。

老師與孩子們所有的努力似乎都付諸東流。看著孩子們失望的神情,黃建峰當即決定:繼續唱!就在村裏唱!

在暑期“時習堂”的結業典禮上,孩子們穿上了合唱團隊服,家長們受邀來擔任觀眾,黃建峰與兩位大學生志願者安靜地坐在角落裏。

“時習堂”的結業典禮。永嘉縣委宣傳部供圖

“送給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

稚嫩的童聲在夏日午後的鄉村裏,顯得格外清脆。歌聲從環翠書院飄向村莊,如同潺潺的溪流跳躍著奔向遠方——是這群山村的孩子們,在未來將要抵達的彼方。

“我想讓孩子們參與到鄉村的文化建設中,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想讓更多的人看見他們,聽見他們的聲音。”——這是黃建峰一直以來為合唱團奔波的初心與動力。

創建“文化村”

根據浙江省的部署安排,文化特派員將與縣(市、區)、鄉鎮(街道)共同謀劃一個文化項目,在選派的兩年內完成。黃建峰引領的是鶴陽村“詩性棲居•藝術鄉建”項目,以藝術為媒,打造詩意盎然的鄉村居所,推動藝術與鄉村建設的深度融合。

項目立足“中華詩詞之村”豐富文化底蘊,以創新方式融合傳統與現代,精心策劃“詩學傳承”以弘揚古典詩詞精髓,“詩意造景”營造步步皆景的文學意境,“詩歌與藝術”跨界融合激發創作靈感,“詩歌與音樂”和諧共鳴編織旋律之美。四大板塊相輔相成,旨在全方位、多維度地塑造浙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村。

為此,黃建峰邀請了不少專家來鶴陽村考察、調研,希望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前不久,他就組織了一場“鶴陽村藝術鄉建研討會”,請來了油畫家、音樂人,為村裏的文化項目建設出謀劃策,讓藝術走進鄉村、走進村民心裏。黃建峰還積極推動鶴陽村與溫州大學合作,打造鶴陽村研學基地,促進文化教育與鄉村的聯動發展。

當前,黃建峰和專家團隊已經梳理出“鶴陽新八景”,通過在村容村貌改造中融入藝術創作,讓鄉村藝術氛圍更加濃厚。圍繞著“鶴陽新八景”,鶴陽詩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項目也已落地,被認定為溫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在項目謀劃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黃建峰也在積極地引進旅遊業態,並且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民宿。村裏的咖啡館“水聲•咖啡”已經投入營業。過去,村民對發展既不關心,也沒有信心,但自從這位“文化特派員”來了之後,村裏的客人來了一波又一波、項目一個個地落地,文化生活也豐富了起來,這讓大家看到了“盼頭”。為了搶得一個先機,環翠書院對面的一戶人家已經率先啟動了民宿改造項目。

文化特派員制度是浙江的全新探索:通過資源下沉、力量下沉、服務下沉,讓農村真正成為農民身有所棲、心有所依的精神文化家園。是浙江省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化“千萬工程”、助力“三支隊伍”建設、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

當前,永嘉縣首批22名省、市、縣三級文化特派員正帶著各具特色的文化項目在鄉村開展工作,實現了全縣鄉鎮(街道)文化特派員的全面覆蓋。他們將為永嘉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胡安育、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