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枕碧水,灘林映古村。近日,在楠溪江國家級文化古村蒼坡村邂逅永嘉亂彈精彩演出,高一腔,低一句,鑼鼓聲聲,敲動的是對傳統文化的情懷。
永嘉是南戲的故鄉。質樸的楠溪人,骨子裏就有著對戲曲文化的熱愛,忙時插秧,閒時戲文,作為耕讀的延伸,日就月將,成了一種文化基因。
南戲在永嘉上演了幾百年後,自明代海鹽腔傳入永嘉,與本土戲結合逐漸産生了地方特色濃郁的“永昆”,到了清初,永嘉産生了包括高腔、和調、昆腔、正反亂彈、灘簧、時調等多種聲腔的劇種——永嘉亂彈。
作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永嘉亂彈有別於京劇、崑曲、越劇、黃梅戲等劇團,這一草根藝術還兼具強大的共富造血功能——演員來自群眾,劇團由民間組建,深受百姓歡迎,年收入喜人,真正引領百姓唱響一曲致富經。
一
永嘉亂彈也稱溫州亂彈,是地方傳統戲。
清乾隆年間,永嘉應界坑村麻志釧在永嘉創辦老壽昌亂彈戲館,世代傳承,至今已歷八代。永嘉亂彈長期流動於農村,是百姓喜聞樂見、津津樂道的民間戲曲。
在永嘉亂彈發源地應界坑村,村口的古亭裏,琴聲咿呀,鑼鼓聲響,笛聲清亮,常年都有亂彈摺子戲演出。
作為流傳在浙南地區的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古老劇種,它深藏于大山,活躍於民間,具有鮮明的草根性,並保持了其原真性,被稱為農民藝術之火花。永嘉亂彈從勞作轉机化而來,幾乎所有劇班長期流動於農村演出。舊時農民們在田間作業或搖船途中還會順口唱上幾句藉以自戲自娛。因此,田間地頭常常滿是粗獷的戲曲之聲隱隱迴響。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基礎綜合表演藝術為中心的戲劇形式,永嘉亂彈除“打”之外,在唱、念、做方面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表演藝術體系。
在“唱”方面,以七言句為主,兼有一定詞格的長短句。永嘉亂彈曲牌不是很多,但含義豐富,格局嚴謹,旋律鮮明且富鄉音鄉味。在唸白方面,永嘉亂彈由於長期紮根于農村舞臺,唸白有著濃重的山鄉口音,且有粗野質樸而潑辣大方的風味;在“做”方面,永嘉亂彈富有生活氣息,把日常生活的行為、動作形象化。通常把“做”分為“表情”和“模倣”兩個方面,前者是以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抒發人的感情,表現人物的行為、思想、性格和喜怒哀樂種種情緒,以舞傳情,表達“情態”。
二
2007年,溫州亂彈傳習所成立,成功打造了“亂彈非遺文化村”,“一村亂彈”唱響百姓“致富經”。
打造亂彈大本營謀劃大事業。立項爭取上級經費,投資500多萬元打造了1000多平方米以亂彈為品牌、集現代與古典于一體的農村文化俱樂部,作為永嘉亂彈大本營,集文化休閒和非遺展示等功能于一身。立足大本營,整理編寫《搶戲籠》等近80本傳統亂彈劇目。今年,還成功創成了浙江省鄉村博物館——永嘉亂彈鄉村博物館,老戲骨麻世才擔任講解員。
舉辦亂彈文化節擴大影響力。連續舉辦七屆大型“永嘉亂彈文化節”與民間職業劇團傳統戲匯演,接待各類團隊達20萬人次,促進了亂彈文化的交流。同時,也打開了應界坑特色麥芽糖、永嘉麥餅、碧蓮早香柚等系列農特産品銷路,帶動百姓致富。
堅持“傳幫帶”做好人才儲備。著力打破國內眾多劇團演員青黃不接的老大難問題,每年開設永嘉亂彈學習班和永嘉亂彈傳統曲調演奏提高班,活態傳承點亮“非遺戲韻”,倡導“亂彈大家唱”,近3000名愛好者參加了學習。通過設立“永嘉亂彈傳承教學基地”,鼓勵全縣有條件的學校舉辦亂彈興趣班,實現永嘉亂彈地方教材進校園,培養新苗,讓亂彈傳承紅紅火火。
取長補短修煉看家本領。在立足永嘉亂彈自身特點的前提下,不斷汲取崑曲聲腔華美婉轉悠長的特點,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唯美典雅的江南靈秀之氣的特點,黃梅戲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的特點,秦腔口音古老的特點,力爭做到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同時,開展“原生態創作”,線上線下互動吸引更多受眾。還在南派武打動作為主的基礎上適當汲取北派功夫動作,使得永嘉亂彈的舞臺表演既好看又好聽。
多陣地多渠道演好戲。浙南地區村村有戲臺,楠溪江古村落群村村有祠堂,逢年過節村村有戲演……永嘉亂彈劇團不斷強化借勢發展的機遇意識,贏得群眾喝彩連連;亂彈進千家戲臺,送戲進文化禮堂,採用摺子戲形式與各地的系列文化節活動簽約……戲臺上下,永嘉亂彈的演出,好戲連臺。
三
永嘉亂彈的共富“造血功能”,其秘訣在於念好“勤”“創”“合”三字訣。
永嘉亂彈勤“漂”勤“唱”,演出足跡遍及台州、溫州、麗水及福建各地。
應界坑6個劇團有400多人專門從事亂彈戲曲,年均在各地巡迴演出3000多場,年創收1500多萬元。“今天下午演完這齣戲,晚上我們就要趕到另外一個地方演出了。”“我們其實還挺享受‘漂’這個狀態,説明我們的劇團沒有停下來,一直在運轉,我們很享受連軸轉的狀態。”永嘉五朵金花亂彈劇團的演員用短短幾句話就道出了“漂”著去演戲的常態。“漂”與“趕”讓大家對民營劇團的“勤勞致富”“執著精神”有了深刻認識。
創新是永嘉亂彈適應時代的思維,要使劇目元素古今融合,凸顯家國情懷和柴米油鹽,不斷為共富“造血功能”注入“新能量”。
創新一批劇目是關鍵,永嘉亂彈不斷創業創新,傳習所創作的新編永嘉亂彈劇《徐定超倡廉懲惡》《審鵝》《永嘉太守謝靈運》《十五貫》《南宋丞相陳宜中》等,公演後社會反響良好。另外十多個永嘉亂彈小戲也正在修改潤色之中,力爭早日登臺亮相。
由於種種歷史因素,6個劇團原先存在“各吹各的號,各拉各的調”的現狀,但各個劇團的負責人對永嘉亂彈的發展特別上心,為亂彈發展不懈努力。
抱團取暖,合作共贏,是永嘉亂彈的探索之路。如今,劇團之間經常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合力創作亂彈精品曲目,在國內大賽上屢獲大獎。如,亂彈《跑城》《釣金龜》分別榮獲全國“菊花金獎”和“荷花金獎”;亂彈《生死牌》與全省16個婺劇、亂彈劇目同臺競技,榮獲“天行杯”特別獎。(永嘉縣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