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溫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法國羅丹博物館支援的中法文化之春(溫州)活動暨“聚——古典主義的磐石”藝術展開幕式在溫州博物館舉行。溫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李無文,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王度,中國前駐法國大使、外交學院原院長趙進軍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李無文在講話中表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相信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中法友好交往的藝術展示,更將成為中法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時刻。
“中法文化之春”是中法兩國之間經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動,創立於2006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法國在海外最大的文化節及中國最大的外國文化節。第17屆“中法文化之春”活動於2023年4月5日啟動,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北京出席了開幕式。有超過65個項目陸續在全國的二十多個城市展開,以此呈現中法兩國在美術、音樂等領域的合作成果。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的重視下,在法國溫州籍華裔、羅丹博物館中國分館負責人吳靜女士的鼎力支援下,加入了第17屆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動承辦城市的行列。
本次藝術展以“聚”為主題,共展出吳靜女士所收藏的以19世紀歐洲古典雕塑、油畫傢具等為主的作品38件,其中羅丹雕塑作品原作4件,尤其難得的是有3件在中國是第一次展出。另還有一幅17世紀的歐洲木板油畫。這也是繼去年“西鶼東鰈——歐洲文化之都藝術精品展”後,第二次通過溫州籍海外僑胞引進國家級的高規格藝術展覽,在倡導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增進了不同時期、地域文化間的信任和交融。
中國和法國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各自在不同的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過去數百年時間裏,兩國特色鮮明的文化深深吸引著對方人民,雙方彼此欣賞,相互借鑒,成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17世紀以來,中華文化更是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社會的時尚,從法國的藝術、建築、工藝和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都能找到代表中華文化的元素,同樣,法國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傳世之作也深受廣大中國讀者和觀眾的喜愛。法國還有著歷史悠久的漢學研究傳統,也是對中國文學推薦和譯介最強的國家之一。溫州作為南戲故里、中國戲曲的發源地,其戲曲作品也在19世紀引起了法國的重視。元朝著名劇作家、溫州籍知名人士高則誠的著作《琵琶記》是南戲影響最大的作品,由當時法國傑出的漢學家、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首任現代漢語講席教授巴讚(Antoine-Pierre-Louis Bazin,1799-1862年)譯介到法國,使該劇在歐洲乃至西方世界的傳播産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
溫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是中國第十個榮獲“東亞文化之都”的城市,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國際商港,也是中國文化與世界交流的橋梁之一。70余萬溫州人走出國門、商行天下,足跡遍佈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0多個海外僑團,在“商”行天下的過程中,以僑為橋,促進了文化的相互交融。作為在法國華僑最多的中國城市,近年來,溫州與法國的文化往來互動頻繁,先後舉辦了“當巴黎遇上溫州”“西鶼東鰈——歐洲文化之都藝術精品展”等高規格的藝術交流活動,在巴黎市、凡爾賽市分別設立了溫州文旅交流中心。2024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中法文化旅遊年,巴黎還將承辦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溫州也將以此為契機,發揮“東亞文化之都”城市優勢,更加深度地參與進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交往中。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6日。除藝術展以外,後續還將舉辦朱亦兵大提琴音樂會等相關項目,讓觀眾跟隨雕塑家的塑痕和音樂家的演繹,感知中法文化藝術交流交融的魅力,在文化交流互鑒中,促進民心相通。(楊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