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設計美學行業專家齊聚溫理工 他們都在謀些什麼

時間:2023-04-28 15:36:16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朱娜妮 張錆錆 顏毓

論壇活動現場。溫州理工學院供圖

4月26日,“承前·觀未”學科發展主題論壇在溫州理工學院成功舉辦。本次會議指導單位是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溫州市人民政府,並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甌海區人民政府、溫州理工學院主辦,中共甌海區委宣傳部、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甌海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甌海區博物館、浙江青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本次論壇圍繞“承前·觀未”理工背景下設計學科發展為主題,通過設計、美學、非遺、文創等多個領域專家學者的分享交流,共同探討理工背景下學科創新發展途徑。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變革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在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驅動下,多學科交叉會聚與多技術跨界融合成為常態,並不斷催生新學科體系、新科技領域和新創新形態的疊代升級。

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祝帥論壇分享。溫州理工學院供圖

論壇邀請美學、文創、非遺等領域的專家作報告,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葉芳主持論壇。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祝帥教授就《後現代之後的現代設計美學》主題,從設計、審美的角度對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美學進行剖析,介紹了西方一元化審美與中式設計和而不同的傳統理念的區別,給予參會人員對現代設計美學在未來發展應用的思考。

武漢理工大學陸江艷副教授以其研究成果為例,展開《交叉學科語境下的設計研究探索》演講,為多學科交叉融合推進設計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未來學科融合辦學的工作在教學理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舉措。

中央美術學院張凡、古籍修復師王軍、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盧曉侃三位在非遺數字化與當代活化應用、古籍修復等方面發表看法,以非遺保護第一線的視角,分析了非遺保護和非遺文化傳承目前存在的問題,就學科教學與非遺保護實踐如何更好地無縫銜接提出了建設性方案,為學科教學過程中實踐類課程的安排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意見。

溫州理工學院副校長胡新根給塘河青燈石刻博物館館長張金成授産教融合基地。溫州理工學院供圖

會上,溫州理工學院副校長胡新根給塘河青燈石刻博物館館長張金成先生授予産教融合基地。溫州理工學院將聯動青燈石刻博物館,共同助力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的跨領域、跨學科融合。青燈市集校企共建項目是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學科交叉與技術跨界的成功探索。本次論壇與青燈市集再次深度聯動,實現了院校學術資源與青燈市集活動的共用與對接,即是對溫州理工學院跨學科發展的肯定,同時將在各平臺整合優勢力量與資源,共謀發展。

本次論壇共同助力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的跨領域、跨學科融合,在“承前”和“觀未”主題下,共同探討理工背景下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新途徑。

央美學生參觀設計藝術學院甌窯工作室現場。溫州理工學院供圖

會後,20名中央美術學院大學生在張帆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溫州理工學院大學生創業園、設計藝術學院甌窯工作室深度體驗“四千精神”。 隨著時代的發展,“四千精神”與時俱進,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溫州理工學院根植于溫州區域文化,融匯溫州人精神,秉承和發揚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提升高水準應用型人才培養品質。該創業園立足溫州區域文化,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以及“新溫商”精神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大力支援理工學子自主創業,為理工大學生提供了倣真商業環境模擬實踐,形成“校+政+産+行+企”多點聯動孵化的創業人才培養“甌江路徑”,真正發展“地瓜經濟”,弘揚“四千精神”。

溫理工與央美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生聯誼活動,也是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的一次實踐探索,開啟了“跨校”研學途徑,在交流中迸發靈感,在溝通中激發潛能,為我校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對話平臺,紮根溫州大地,弘揚“四千精神”,創新創業創未來,共揚時代旗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據悉,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立足溫州,服務地方,走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需要,培養強實踐、能創新、富有藝術素養和創作能力的專業人才。學院提出四個支撐觀念,即以實驗實訓教學為支撐,“藝術+技術”相融合;以學科競賽為支撐,以賽促學,拓展設計視野;以校地校企合作為支撐,培養項目實踐應用能力;以創新創業為支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著眼設計前沿。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明剛表示,溫州理工學院轉設兩週年,學校發展進入新的起點,本次論壇是基於設計藝術學院的轉型發展為發力點,更是高水準應用型理工院校設計學科未來的發展之道。設計藝術學院多年來一直在致力於地方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的融合發展研究建設,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形式作為教學支援,學生也在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供稿單位:溫州理工學院 通訊員:朱娜妮 張錆錆 顏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