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丨溫州名中醫李伯琦

時間:2022-12-02 16:30:00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李文照

李伯琦(1881-1951) 圖源:甌江文藝

我的祖父李伯琦光緒辛已年(西元1881年)六月廿六日出生於一個中醫世家,溫州永嘉縣羅溪鄉南岙村人,三十余歲時定居溫州,現鹿城區(原永嘉縣城)信河街倪衙巷6號李宅。

我祖父乃為家傳中醫之第五代傳人,據《李氏宗譜》記載:“伯琦公參加浙江全省警務處考試醫生,免試第一。時任四川測量局中醫官;又任省立第十師範校醫;又任永嘉義辦慈善醫院副院長;永嘉普安局義務醫師。參與合著溫州《修正丸散膏丹配製法全集》兼校對。溫州著名中醫師。”

祖父醫術精湛, 《伯琦先生傳》中有雲:“李君伯琦時醫之中洵稱良者也。琦父(我的曾祖父)味笙儒而精醫,名噪一時。琦生而敏悟,奇特過人,幼讀父書,通其奧而不泥其跡,克承厥志,大擴其業。求醫者踵相而接也。”

祖父從小受父輩親自面授,又好學中醫經典,並且善於實踐。為了精進醫術,他二十余歲走出南岙,外出遊學行醫,曾赴閩南,浙滬等地,邊學邊醫,尋訪名醫,醫術大有展進,名氣也大有所增。

圖源:甌江文藝
祖父特別精通葉天士的醫術和清淮陰吳塘的“溫病條辨”,更注重於“溫病”的治理。他強調“溫病”的特徵,在診治上要嚴格區別於“傷寒”。溫病是感受“溫邪”所引起的一系列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所以通稱“邪症”。溫病的範圍廣,季節性強,一般有風溫,春溫,暑溫,濕溫,秋燥,溫毒等。
在臨床上,祖父對於滋液生津,平肝清熱法的應用甚為突出。善用鮮石斛,鮮生地,以及椒、梅、連、黃、萸等為主藥,靈活配伍。邪初陷,以透法;邪深陷,以瀉法。祖父治邪症名氣大,當時溫州人稱祖父為“蛇簍”,因為“蛇”和“邪”諧音。

有一天,離我家不遠的倉橋有一位地頭蛇小老婆得了瘟疫,病情緊急,深夜拉我祖父去看病,還揚言,若治不好她的病,要懲罰我的祖父。祖父秉著治病救人前去赴診,並親自煎藥以服之,直至天亮終於將病人救過來了,因此事祖父的名聲大振。

祖父特別注重下一代培育,當時祖父的收入頗豐,但他淡泊財利,不置地,不多買房,而是著重培養後輩成才。祖父經常教誨他們:醫,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而不若無醫也。故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我祖父唯一購置的房産是倪衙巷住宅,大門口有一幅石頭浮雕的對聯,上聯為:經傳函谷;下聯為:學紹瀕湖。橫批為:紫氣東來。祖父居住的樓門上題有:“壺隱”二字,總的意思是傳承老子的道家思想,學習李時珍的醫術之道。這些理念由始至終地貫穿于李氏祖傳的中醫世家之中。在父輩的熏陶下,我大伯父李兆周,二伯父李梧村,大姑母李梅芬也先後成為溫州的名中醫。

圖源:甌江文藝
此外,我祖父天性篤厚,待人和平慷慨,樂善好施。有一年正逢溫州瘟疫大流行。每天死人頗多。我祖父卻日夜操勞,免費為老百姓治病救人,深得百姓讚許。
祖父于1951年去世,嘆時光如白駒過隙,不覺又近祖父誕辰。今僅以此文,紀念祖父李伯琦誕辰141週年。
2022年12月1日寫于溫州
圖源:甌江文藝

作者簡介:李文照,字文蒸,號墨劍。現係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溫州市書法家協會顧問,溫州市詩詞學會顧問,永嘉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著有《李文照書法集》《李文照詩詞一百首》《聞瀾閣墨跡》《墨劍隨筆》等十多本書。1999年7月在杭州世貿中心舉辦李文照書畫展。(李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