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海,挺進深藍!
溫州是海洋資源大市,全市區劃海域總面積約8649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293公里,島嶼711.5個,“經略海洋”空間巨大。
發展海洋經濟,是加快建設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的應有之義。溫州如何搶佔科技制高點,把海洋經濟加快打造成為未來發展增長極?日前,溫州市委科技強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的《溫州市科技興海暨藍碳創新行動方案》(簡稱:《方案》)給出了答案——
圍繞溫州市海洋産業重點發展方向,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重要引擎,促進創新鏈與産業鏈融合發展,打造開放、協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搶佔海洋清潔能源、生態碳匯、生態環境保護、生態養殖與加工、生物資源開發等領域的科技制高點,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助力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科技為基
發展藍色産業“一盤棋”
今年以來,溫州把風電等新能源産業作為培育現代産業集群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招引海洋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項目。4月,總投資1258億元的12個新能源産業重大項目在溫州集中簽約,其中風電行業龍頭——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投資的溫州深遠海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項目落地浙江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將建設深遠海漂浮式研發總部、海上風電大容量風機製造和出口基地等,助力溫州打造全國新能源創新發展新高地。
根據《方案》,溫州市將構建“1+X”海洋創新體系,1指以大力發展海洋清潔能源為主線,X指生態碳匯、生態環境保護、生態養殖與加工、生物資源開發等重點領域,加快形成沿海全域創新格局。
依託溫州深遠海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項目、溫州洞頭風電零碳産業園、樂清1#灘塗光伏項目及遠景零碳産業基地,在溫州海經區、洞頭區、樂清市、蒼南縣、龍港市重點發展海洋清潔能源産業。依託誠意藥業“年産1000噸超級魚油EPA及中藥項目”,洞頭區重點發展生物資源開發産業。依託“浙江省紅樹林研究中心”建設,在樂清、洞頭、蒼南等地探索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與固碳增匯協同增效方法途徑。依託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省海洋水産養殖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加快海産品深加工開發研究,充分利用溫州特色海洋生物資源,推動深加工技術的引進、創新與成果轉化,提升水産加工産業的附加值。
強化創新平臺效應,讓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協同創新碰撞出理想的火花。根據《方案》,溫州市將提升一批創新平臺,積極對接大院名校在溫州落地涉海高能級創新平臺和大院名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搶抓海經區獲批省級高新區契機,做強做大海上風電産業,支援浙江省海洋水産養殖研究所整體落戶,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創新創業高地。加快白馬湖實驗室溫州中心、海洋科學研究院等平臺建設,支援開展海上風電、藍碳生態系統保護等技術研究。
科技為劍
打好涉海關鍵技術“攻堅戰”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儲存了全球90%以上的二氧化碳。海洋碳匯又稱藍碳,一般指海草床、紅樹林、鹽沼海岸帶生態系統固定的有機碳。紅樹林樹冠的吸碳能力最強,紅樹林生態系統成為海岸帶藍碳的重要貢獻者。目前溫州紅樹林面積已達363公頃,佔全省紅樹林面積的75%,每年固碳約760噸,每年産生生態經濟總價值約11.9億元。
根據《方案》,溫州市將加快海洋生態碳匯技術發展,重點突破不同種類典型海岸帶藍碳生態系統儲量、增量、通量的監測評價方法和關鍵共性技術。加強紅樹植物育種、紅樹林營建技術、紅樹生態評價等基礎研究,實現紅樹林北移擴面、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加強漁業養殖增匯減排技術研究,選育高效固碳的貝藻類養殖品種,總結適用於浙江省的漁業碳匯監測與評估方法體系。
同時,溫州市將佈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開展重點海域水質立體觀測技術、海岸帶生態修復技術等研究,探索實現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與固碳增匯協同增效方法途徑。深化海洋漁業生態養殖與加工技術,推動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加強海洋生物技術和海洋藥物的研究,做強氨糖和魚油産業,促進海洋高值化開發和産業化。
“攻克一批涉海關鍵共性技術,鍛造藍色産業核心競爭力,掘金海洋經濟。”溫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方案》著力促進清潔能源多元開發與應用。支援開展新型高效低成本深遠海風電技術及漂浮式海上風機關鍵技術攻關,支撐海上風電産業發展。探索近海漂浮式光伏系統技術研究和灘塗光伏等分佈式光伏開發,帶動光伏産業做大做強。
科技為翼
讓“藍色企業雁陣”飛起來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産業,必須引育涉海科技企業“領頭雁”,推動“藍色企業雁陣”飛起來。
根據《方案》,溫州市將培育一批重點骨幹企業,建立涉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積極推進涉海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加快浙江省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研發平臺、金風科技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研發中心建設。支援頭部企業整合資源建立涉海技術創新聯合體。依託全市大孵化集群發展,打造若干涉海領域的專業孵化基地,集群式推進孵化企業(項目)培育成長。依託三澳核電、海上風電等重大能源項目基礎,推進蒼南綠能小鎮等孵化基地建設,帶動一批核關聯創新型企業(項目)孵化落地。
同時,溫州市將著力引育一批創新型人才,強化海洋技術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支援溫州大學、溫州理工學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開設涉海專業,支援本地高校院所與企業聯合搭建人才培養基地。轉化一批先進技術成果,依託科技大市場等平臺常態化開展科技成果對接活動,支援涉海科技成果在溫轉化落地。推進一批涉海技術開放合作項目,依託高能級研發平臺建設國際合作基地、聯合實驗室載體,大力引進大院名校共建涉海領域高端創新載體,發揮好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等科技飛地作用,支援區域性涉海技術研發合作。
經略海洋,科技興海是一項系統工程。溫州市委科技強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市級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的工作協調,著力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變成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根據《方案》,到2025年,全市海洋R&D投入強度達3.0%左右,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進入省內領先行列。(周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