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楠溪江江水潺潺,一首“流淌的山水詩歌”千年未老。山水音、搖滾樂、非遺曲。近年來,溫州市永嘉縣依託楠溪江山水田園與古村靈韻,弘揚傳統戲劇文化,培育特色音旅項目,在詩韻之外,為楠溪江增添了一張“鄉村音樂漫都”新名片,讓永嘉共富畫卷更加繪聲繪色。永嘉縣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落實、落細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以稅惠為“弦”,彈奏鄉村音樂旅遊新樂章。
初彈:撥弦喚起非遺匠心
“亂彈是農民藝術之火花”。“永嘉亂彈”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末年,興盛于清代,其劇種包括高腔、和調、昆腔、正反亂彈、灘簧、時調等多種聲腔,並於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名錄。作為永嘉人耕讀傳家的延伸,農忙時插秧,農閒時戲文,在歲月滄桑的積澱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特色,現如今,永嘉本地活躍著大大小小幾十隻劇團,從業者近千人。
“除了文化禮堂、劇院的演出,我們還參加各大戲劇節、文化節。但受疫情影響,劇團近年來演出場次有所下降。”永嘉一品春亂彈劇團負責人葉松國介紹到,“多虧稅務部門及時送來優惠政策,今年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為我們帶來實打實的資金支援,4月起至今,我們已享受了五千多元的減免。”
“稅惠減免助我們一臂之力,便捷的網上申報和電子發票開具則一解後顧之憂!”永嘉縣五朵金花亂彈劇團負責人王冬芬十分感慨。劇團大部分演員都是永嘉本地村民,憑藉著對亂彈與家鄉的情懷與熱愛,不斷開墾“亂彈荒漠”。“下一階段,我們將加大劇本創作,打磨重點劇目《金寶盤》,為繁榮永嘉地方傳統戲劇文化貢獻一份力量。”王冬芬説到。
為厚植地方文化根脈,助力永嘉亂彈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工作,讓永嘉“聲音”傳得更遠更高,永嘉縣稅務部門精準篩選符合優惠政策享受條件的企業名單,依託徵納溝通平臺,靶向推送“政策清單”,用“稅惠紅利”為這一古老劇種增添活力。
合奏:山水融合現代音樂
永嘉文化不僅體現在對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上,也閃耀在當下的年輕與時尚。
位於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岩頭鎮的楠溪江灘地音樂公園,作為永嘉兩大夜間經濟集聚區之一,正成為當地發展的“強磁場”,山林間風聲蟲鳴,灘地上搖滾民謠扣人心弦,“音樂”與“旅遊”交融碰撞,在綠水青山間迸發出新鮮活力。
“暨‘楠溪江東海音樂節’之後,楠溪江音樂人家項目第二期工程也於今年5月進場,項目總投資5000萬。”永嘉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戴錦鷗介紹道,“項目建設資金需求較大,稅務部門第一時間輔導我們及時申報增值稅留抵退稅,10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快速到賬,保障楠溪江鄉村音樂漫都樣板工程順利進行!”
永嘉縣稅務部門開通文旅産業稅費服務綠色通道,持續強化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輔導,用退稅減稅“大紅包”的直達快享與精細服務“不斷檔”的貼心用心,讓企業收穫“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楠溪江“四個音樂品牌、兩個藝術營地”的成功打造,讓永嘉從與詩歌緊密相連的音樂上找到了突破口,也成功帶動了周邊音樂産業、傳統手工藝、民宿及餐飲業的發展。不論是非遺集市、工藝作坊,還是黑膠館、麥餅咖啡屋,當地文化與青年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結構完善的音旅融合示範項目及文旅綜合體系。永嘉縣稅務局聚焦産業需求,優化岩頭鎮駐點服務,稅費優惠“打包到府”,滿足線下納稅服務需求,撬動音旅發展“總開關”。
據了解,以楠溪江鄉村音樂漫都打造為主引擎,帶動楠溪江遊客數和旅遊總收入均同比增加20%以上,夜間遊客同比激增35%以上,創造就業崗位1000多個,每人平均年增收5000元。
山水釀清音,音旅助發展。永嘉縣稅務局將持續優化納稅服務,找準痛點、打通堵點、破解難點,助力楠溪江把“鄉村音樂漫都”的“新名片”擦亮,變成別具一格的音樂旅遊“金名片”。(虞立教 陳倩倩 單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