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三年:全國首個鎮改市探路新型城鎮化改革

時間:2022-09-08 16:57:42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鄭仁光

以40%的行政資源承接了100%的行政管理職能。這是溫州龍港三年來以數字化改革破解“人少事多”難題取得的成績。

新聞發佈會現場 王曉莉/攝

2021年,龍港市縣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國第48位,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第34位;連續三年,每年投入80%以上財政收入用於民生事業,加快建成“15分鐘公共服務圈”。

從“中國第一座農民城”到“全國首個鎮改市”的歷史性跨越,錨定打造“全國新型城鎮化改革策源地、基層治理樣板區、高品質發展新高地”的目標,三年來龍港再一次寫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答卷。

數字化改革一張智網管全域

三年來,龍港探索“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綜合改革新路子,奮力在體制機制上實現突破,堅持“不建機構建機制、不靠編制靠智治”,注重運用數字化改革的理念,驅動在政務服務、執法監管、社會管理、民生改善等領域的深層次變革和系統性重塑,把數字化、社會化作為破解“人少事多”“鄉鎮缺層”等難題的“船”和“橋”,以40%的行政資源有效地承接了100%的行政管理職能。

“我們特別注重運用數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驅動龍港在政務服務、執法監管、社會管理、民生改善等領域的深層次變革和系統性重塑。”龍港市委書記何宗靜介紹説,龍港市全面推進社會治理中心、城市運作中心“兩中心”一體融合試點,開發智慧應急“一張網”、消防管控“秒響應”、工程建設“全鏈管”、美麗城市“雲管家”等一批跨場景應用貫通落地。通過大部制“條抓塊統”,社區聯合黨委“黨建統領”,市領導和部門捆綁社區“組團服務”,社會組織、企業、鄉賢、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多元共治”和“一網統管”平臺“數字賦能”等改革舉措,實現了80%以上的基層問題和群眾需要的服務在社區這個層級就能夠得到解決。

經過三年探索,龍港先後形成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張清單轉職能”、“一張智網管全域”等“十個一”改革成果。龍港的改革探索入選了中國改革的典型案例,新型設市模式、優化創新城市治理、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等經驗做法獲得了中央深改辦、國家發改委的肯定推廣。

換道促衝刺再造産業新優勢

龍港經濟起源於傳統産業,在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改變思路,加快構建起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格局。“我們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龍港市委副書記、市長林海涵介紹説,龍港一是以"靶向服務"激發市場主體的新活力,二是以"換道衝刺"再造産業發展的新優勢,三是以"築巢引鳳"打造投資興業的新熱土。

三年來,龍港堅持一手抓傳統産業升級,一手抓新興産業培育,不斷健全現代工業産業體系。做大印刷包裝、新型材料、綠色紡織等三大百億級産業集群,建設綠色包裝材料製造基地、醫衛材料生産基地和千畝機械設備智造園,新增“中國非織造材料産業集聚示範基地”國字號金名片。做強省級經濟開發區平臺,發展培育智慧裝備、新材料、港口經濟等重點新興産業,引進70億華潤電力超潔凈能源、元達升新能源超導材料等高新項目。大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累計新增“小升規”企業147家、超億元企業13家,凈增市場主體3.2萬家,實現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産值10億元企業零的突破。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創新招商思路,出臺“強監督、優營商”九條措施,大力打造投資興業的新熱土,成功發行全國首只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企業專項債券20億元,組建20億元政府産業基金,服務優勢項目落地。三年來,共落地億元以上産業項目49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13個,浙江省“152”工程項目4個,招引項目總投資達362.5億元。

得益於發展思路的轉變,2021年龍港縣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國第48位,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第34位。上半年GDP增速居溫州第4、全省第6,城鎮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居溫州第2、第1。

共富加油站公共服務均等化

這三年,龍港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選項,民生支出佔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努力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老百姓。全面推進教共體、醫共體、公交一體化建設,開發“共富加油站”等特色應用,深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基本建成“15分鐘公共服務圈”,努力實現全域無差別、同城同待遇。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務配套政策體系,龍港市列入“浙裏新市民”應用浙江試點並率先上線,建立以“居住證+積分”為準入依據的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制度。開展技師培育和提低聯動改革,委託職技學校“訂單式”培養特困家庭學生,鏈條式精準幫扶學生就學就業。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制定出臺《關於全面放開龍港市城鎮落戶限制有關規定》,全面取消社保、居住年限限制,放開私房租賃落戶,實現落戶"零門檻",有效破解落戶政策壁壘多、戶籍吸納人口弱等問題,至今已落戶7880人。

堅持改革為民的初心,率先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群體,改變傳統農民住房自籌自建的模式,有效破解農村住房保障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成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增強群眾改革獲得感的一個典型案例。

溫州市發展改革部門聚焦重大政策協同發力、聚焦重點領域縱深推進、聚焦重大項目加速建設,助力龍港推進高品質發展。溫州市發改委主任項偉勝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強化公共服務供給等重點工作,瞄準更高標準、更高水準,持續助力龍港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區縣域樣板。(鄭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