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該用怎樣的話題,才能打開如水井似沉默的微信群,舀取竭竭不斷的話語。我把自已新作《永強八盤八傳奇》詩歌,像一枚感情炸彈,投進“天下龍灣人”微信群,頓時像一鍋燒開的水沸騰了。
大家打開記憶的閘門,回味著童年難得吃上一回八盤八的美好時光,鄉情鄉愁鄉思似母親河甌江水涌上心頭,恨不能立馬回家吃上一桌八盤八。
“天下龍灣人”微信群,是龍灣區融媒體中心採訪在外龍灣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而設的。
採訪中,在外鄉賢們除了表達對家鄉拳拳之心外,還對家鄉的美食唸唸不忘,特別説到永強(唐朝在此設永嘉鹽場簡化為永場,溫州話諧音為永強,範圍指現龍灣區瑤溪、永中、海濱、永興、沙城、天河等街道)八盤八宴席時,無不流露出對重現此宴的渴望。
永強八盤八美食館正面對大羅山美人瀑,而大羅山美人瀑是龍灣永強最古老的神話傳説。因古時有瀑沿崖壁傾瀉,如仙女散花,民間稱為美人瀑。早在黃帝時期,美人瀑就與當時的國內七大水系齊名,被稱為“黃八水”。很久以前,永強沿海一帶還是一片汪洋,據説閩浙相交一帶的東海上的漁民遠遠的就能看見從天而降的美人瀑,由此得知將進入溫州海域。為此,我詩中寫到:
在永強八盤八,你只要夠真情,夠大膽
我們真的可以邀美人舉杯對飲
暢飲一杯家鄉的美酒——麥麥酒
姜瑞玉為了讓家鄉人或到龍灣創業、觀光旅遊的人,吃到正宗的永強八盤八,他遍訪擅做八盤八老廚師,多次邀請地方老者,民俗文化工作者試吃,終於試菜成功。開業不久就好評如潮,吃過的人都説,吃出了海之味,江之味,河之味,山之味,歷史之味。
據當地民俗文化專家姜文華介紹,“八盤八”是龍灣人傳統待客的最高禮遇。永強“八盤八”是甌菜的一個分支,意為“八個冷盤加八個熱菜”,一張八仙桌坐八客、吃八菜(八大冷盤、八大熱菜)。酒席由專業廚師擺盤,取材講究、擺放有序。如今永強“八盤八”已成為龍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産。
“八盤八”冷菜分內、外四盤。內四盤有:豬肉兩盤、熏鵝、餌餅,均為農家自産食材。外四盤有:鰻鲞、烏賊片、鯔魚凍或跳魚凍、蟶子或花蛤,均為漁家海鮮。八個熱菜有:扣肉(東坡肉)、肉丸子湯、蒸全雞、烹全魚(黃魚或鮸魚、鯔魚)、蒸全鴨、肉皮泡膠山珍羹、小炒(白菜炒豬肚或豬肝)、時令水果甜湯或紅棗蓮子甜湯。
當然,除了保持傳統的八盤八之外,姜瑞玉還結合當前的飲食習慣,與時俱進,推出一些新的菜品。
“八盤八”講究排位,一般是貴賓四位、陪客四位,貴賓、陪客八位各有名稱,各有位置;餐桌位置和座位尊卑以房間朝向為準,賓客面對廳堂朝向為上位,尊者上卑者下,長者上幼者下,主賓上陪客下。
“八盤八”充分體現了農耕與沿海漁業相結合的永嘉場地方特色飲食文化和講究宴席禮節的傳統。
一道道家鄉美食,承載著一位位遊子濃濃的思鄉之情。在外的鄉賢們,我們已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八盤八,歡迎你們回家入席,暢敘鄉愁鄉情鄉思,共繪“千年商港,幸福溫州”的美好畫卷!
作者簡介:丁欣華,當過教師、記者、編輯,現供職于溫州龍灣某機關某報社總編,詩歌發表于《詩選刊》《浙江詩人》《齊魯文學》等刊。(丁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