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海:開創共同富裕新路徑 譜寫甌海建設新篇章

時間:2021-06-25 15:02:19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胡俊劍

溫州市甌海區,因《山海經》“甌居海中”記載而得名。此地也是浙南革命的老根據縣——1930年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仙岩漁潭村召開,1949年溫州和平解放談判在郭溪景德寺進行,1956年“包産到戶”的試驗探索在郭溪燎原社展開。

除此之外,甌海還是浙南閩北贛東唯一的高校群所在地、“溫州模式”的重要發源地、溫州科創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溫州市區山水精華、人文資源的集聚地。

就在今年,這塊生機勃勃的“紅土地”繼續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憑藉多元載體彰顯甌韻之美,“紅色學堂體系”《景德寺鐘聲》系列紅色書籍、全省首部紅色教育音樂劇《青春指南》、原創歌曲《浙南火種》、《甌海紅色旅遊地圖》等文藝精品迭出;創新學習教育形式,以黨史星火點燃全員學習的燎原之勢,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宣講站、流動黨員服務站、村級廣播、“兩新”組織黨史學習、企業聯盟宣講隊等方式遍地開花;堅守為民服務宗旨,以學習成果助力惠企利民的堅定之行,政策兌現直通車2.0、證照服務協作體系、“甌海等您來出卷”活動、“雙報到雙服務”應用平臺等實效顯著。

圖源:中國網溫州

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提振了黨員幹部的精氣神,為開創“科教新區、山水甌海”新局面、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貢獻出黨員幹部的更多力量。6月24日下午,溫州市慶祝建黨100週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甌海專場在甌海區浙南一大會址廣場召開,本次發佈會主題為“擦亮三張紅色‘金名片’開創共同富裕新路徑共繪‘科教新區、山水甌海’建設新篇章”。

金雷星/攝

溫州科創主陣地 跑出甌海加速度

科技是推動一個地區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

中國基因藥谷 楊冰傑/攝

去年以來,甌海區連續2年拿下“一區一廊”全市比拼第一。如今,甌海已成功落地中國基因藥谷等一批重大科技産業項目,提檔升級浙大溫州研究院、上海大學溫州研究院、華科大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引進全職院士3名;全社會R&D經費支出佔比提升至3.15%、挺進全省20強;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産值從5.2億元提升至31.9億元,增長5倍,並躋身全國高校孵化器10強。

近五年,甌海的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新興産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去年實現增加值已達61億元,成為甌海高品質發展強勁引擎。在剛剛舉行的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甌海成功奪得全市首個、全省僅有六個的省級科技創新“最高榮譽”——科技創新鼎。

“今年我們將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四大攻堅行動,全面助力‘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引領力提升,為溫州建設區域科創高地打下堅實基礎。”甌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金衍光介紹説,“四大行動”一是開展創新平臺提能造峰行動,二是開展創新人才倍增提質行動,三是開展創新産業聚勢蓄能行動,四是開展創新生態鏈式支撐行動。

深入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甌海跑出了科技加速度。 

“亞運時代”新風尚 美麗甌海新提升

第19屆杭州亞運會龍舟項目比賽明年將於甌海舉辦,目前籌備情況如何?甌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金平從頂層設計、項目建設、賽事練兵、氛圍營造進行了介紹。

承接第19屆杭州亞運會龍舟項目比賽任務後,甌海區第一時間組建2022年杭州亞運會溫州龍舟賽事(甌海)組委會,編制《杭州亞運會溫州龍舟賽事(甌海)籌備工作“十大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以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清單、環境整治任務清單、亞運氛圍營造任務清單、國際語言環境任務清單“四張清單”推進市民素質、城市交通、生態環境、城市景觀等十大重點領域籌備工作。3月30日完成聯合竣工驗收的溫州龍舟運動中心多次在亞運場館建設龍虎榜上排名前列。取得良好佳績的背後,是甌海區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採取多段多點平行施工、交叉輪班作業的方式爭分奪秒搶進度的艱苦付出。

亞運龍舟基地 市體育局供圖

端午期間,在溫州龍舟運動中心舉辦的“百龍慶百年”龍舟文化活動中,溫州市區近百支龍舟隊參加了傳統龍舟500米直道賽及巡遊展示活動,近30萬人次的市民通過網路觀看視頻直播。這場場館建成後的首場測試賽取得了良好效果,為今年9月份在此舉辦的全國運動會龍舟比賽積累了寶貴經驗。

“辦好一次會,提升一座城”。以亞運會為契機,甌海全力推進美麗甌海全域行動。例如,對重點區域、重點道路周邊亂象以及空中管線開展專項整治,凈化航拍視線,打造靚麗“亞運天際線”;改造提升景嶼路、今匯路等9條重要道路,融入亞運元素、龍舟文化,打造精品“亞運文化路”;以溫州龍舟運動中心、高鐵南站為重點,融入“亞運美學”和區“城市大腦”分中心整體智治建設,精細化開展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工作,統一改造提升街容顏值,同步推進國際語言環境建設,打造規範“亞運標準圈”;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為契機,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美麗甌海全域行動,打造文明“亞運新風尚”……

甌江山水多美景 詩路文化看甌海

466平方公里的甌海區,41%是景區。大羅山文化、紙山文化、塘河文化共同承載起了甌海“兩山一水”的地域文化。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四連碓造紙作坊群、永嘉學派創始人之一陳傅良開辦的浙南最早書院仙岩書院、溫州母親河溫瑞塘河的源頭都在甌海。

會上,周金平介紹了甌海區深入挖掘“兩山一水”地域文化內涵,推進甌江山水詩路建的具體做法:以總體規劃為引領,構建“三帶多點”空間佈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打造“兩山一水”地域文化品牌;以文化IP為依託,賦能甌海文旅融合發展。

澤雅 葉勇光/攝

“三帶”是指以澤雅紙山為核心打造的紙山文化、琦君文化、寓言文化、農耕文化融合的西部澤雅生態休閒産業帶,以溫瑞塘河為核心建設的水鄉文化、龍舟文化、民俗文化交融的中部塘河文化品質生活帶,以大羅山為核心構建的以“綠”文化、僑鄉文化、紅色文化交輝的南部都市休閒旅遊産業帶。

溫州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

梧田歷史文化街區、溫瑞塘河民辦博物館群、山根音樂藝術小村等項目的成功打造,讓甌海“兩山一水”地域文化品牌更加響亮;青燈市集、綠文化節、琦君散文獎、塘河文化論壇、“百龍慶百年”龍舟文化活動等系列主題活動的成功舉辦,以及中國寓言文學館建成試開館、寓言小鎮的規劃,都是文化IP賦能甌海文旅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

“我們也真誠期盼廣大市民朋友們多多打卡甌海、推介甌海,感受多彩甌海的美妙風景、體驗山水詩路的蓬勃生機!”

努力奮戰“十四五” 共同富裕做示範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會議中,甌海“十四五”發展目標被金衍光形象地比喻為“跳一跳、夠得著”:綜合實力提升方面,要實現“千億GDP、百億財政總收入、百萬常住人口”目標;經濟轉型升級方面,要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家、規上工業産值超1000億元、全社會R&D佔比達3.5%左右、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65%以上、主機板上市企業突破10家”目標;城鄉統籌發展方面,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90%、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9萬元、5.6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60左右”目標。

實現目標的五個抓手,分別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科技“勢能”提級帶動發展“動能”提檔;堅持産城人融合發展,以城市有機更新刺激消費業態升級;堅持産業集聚發展,以一流營商環境支撐傳統經濟轉型;堅持民生優先發展,以公共服務提質推動民生福祉增進;堅持改革引領發展,以全領域數字變革驅動治理體系重塑。

不僅要“做大蛋糕”,還要“分好蛋糕”。為此,甌海提出要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的8方面“先行樣板”:“做大蛋糕”,打造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先行樣板;“擴中提低”,打造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的先行樣板;“福祉增進”,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共用的先行樣板;“兜底保障”,打造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先行樣板;“一體均衡”,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的先行樣板;“精神富足”,打造先進文化繁榮發展的先行樣板;“全域美麗”,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樣板;聚力“整體智治”,打造區域治理現代化的先行樣板。

甌海中心區夜景 劉冬琴/攝

“‘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甌海總體地形地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産業結構、城鄉佈局與全省總體情況類似,發展水準在全省各縣(市、區)中處於中上位次,可以説是‘縮小版的浙江’。”甌海區委書記王振勇説。他表示,甌海將堅定扛起使命擔當,謀深謀細甌海推進共同富裕的載體抓手、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努力實現經濟富裕、生活富足、精神富有、生態富美,為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輸出更多甌海樣板。(胡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