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溫州市海洋生産總值120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17.5%,高於浙江省平均水準近3.5個百分點。浙江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緊緊圍繞“探索民營經濟參與海洋經濟發展新模式和開展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的示範任務,依託洞頭區和甌江口産業集聚區抓規劃、建平臺、上項目、強保障,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2020年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998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9.1%、57.8%。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48.4億元,其中民間投資佔比達60%。
強化招商引資,提升海洋經濟發展活力
近年來,洞頭區招引落地夢幻海灣、青山歡樂島等億元項目30個,總投資415億元,其中7個項目列入浙江省“152”工程,16個項目列入省重大産業項目。甌江口産業集聚區招引落地項目58個,其中23個竣工投産,先後引進了中國溫州安全(應急)産業園、欣樂加生物科技産業園、機器人産業園、東方之星文旅項目等一批投資20億元以上項目,其中5個項目列入浙江省“152”工程,16個項目列入溫州市“251”工程。
創新參與模式,鼓勵社會力量支援海洋經濟發展
出臺《溫州民營經濟參與海洋經濟創新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探索民營經濟參與海洋經濟發展新模式。建設紫菜現代産業園,打造集“育苗養殖、加工銷售、休閒娛樂”于一體的海上田園綜合體,鹿西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以“深水養殖+休閒漁業+島礁觀光”模式實現産業融合發展。通過以獎代補吸引社會資本投入13個古漁村落“虎皮房”保護性開發,撬動5.6億元社會資本投入。推動29個招商項目激活、迭代升級,盤活土地2200余畝,社會投資佔比從2017年的32%提升至2020年的76%。出臺《溫州市洞頭區社會資本參與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建設管理試行辦法》,按照“誰修復、誰受益”原則,通過沙灘特許經營等方式,賦予參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企業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資産使用權。
堅持綠色發展,努力打造海洋生態文明樣板
實施藍色海灣整治,累計完成漁港清淤疏浚157萬立方米,修復東岙等10個沙灘15萬平方米。對無居民海島採用島群功能定位方式和分類保護措施,實施“小島遷、大島建”工程,實現“退人還島”,完成大瞿、南策整島搬遷。建成鹿西鳥島海洋特別保護區、1053公頃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區、18公里海洋生態廊道。實施“花園洞頭”十大工程,建成52個A級景區村,花園村莊覆蓋率達87%,創成5300戶花園庭院、95公里花園公路。相繼榮獲國家海洋公園、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浙江省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
發揮優勢特色,構建綠色低碳現代海洋産業體系
兩菜一魚”(紫菜、羊棲菜、黃魚)養殖規模位居全省前列,獲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區。用好“漁、港、景、能”等資源,積極發展全域旅遊,獲評全國文旅融合特色創新示範區。培育海洋生物醫藥企業集群,建設誠意藥業健康産業園,建設以急救止血新材料研發、生産和銷售為一體的欣樂加生物科技産業園。引進國科大溫州研究院、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臺,構建海洋産業全鏈條式成果轉化模式。溫州海洋科技創業園、溫州海洋科技創新園等雙創平臺運作良好,引進電子資訊、生物醫藥、鐳射與光電、新材料等領域企業50余家。依託“産業智腦”平臺數字賦能,高標準打造安全(應急)産業生態體系,探索“政府+平臺+基金+項目+産業”的新路徑。
潛心謀劃,構畫高品質發展藍圖
一是打造高能級平臺和新産業平臺。以示範區為主平臺,大力實施民營經濟參與海洋經濟發展、生態海島美麗灣區建設、陸海統籌發展、海洋新興産業發展“四大示範”,加快甌江口産業集聚區和洞頭區融合發展,推進涉及甌江口産業集聚區的中國(溫州)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和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集聚發展現代海洋産業。
二是建設沿海産業帶和生態海岸帶。加快臨港産業島、國際旅遊島、生命健康島、科技創新島、兩岸同心島“五島共興”建設,統籌推進陸海聯動治理,築牢藍色生態屏障。
三是深化海洋經濟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進示範區體制機制創新,健全項目推進機制,全面激發海洋經濟發展活力。抓好關鍵要素保障和營商環境建設,強化空間、資金、政策處理等要素支撐。(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