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路 | “四好”畫卷演繹鄉村巨變 “兩山”暢途逐夢全面小康

時間:2020-12-25 16:10:46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中欣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溫州市美麗農村路厚積薄發的一年。2003年康莊工程實施以來,溫州市始終以解決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交通出行需求為核心,在這項長達十餘年的民生工程中,溫州市共投資超575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超2萬公里,改變了溫州鄉村以往交通閉塞、出行不暢、山多路阻的局面,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鄉村面貌發生深刻變革。以“四好農村路”為突破口,溫州解開了鄉村百姓心中的痛點,呈現出一幅農村公路“聯城、聯鄉、聯村、聯景、聯心”美好圖景。

站在“十三五”圓滿收官和“十四五”穩步開局的歷史節點,溫州市美麗農村路建設不斷向高品質發展邁進。聚焦鄉村百姓品質出行,溫州目前已形成“建管養運”有機統一的農村公路現代化發展雛形,涵蓋農村公路建設、城鄉公交運營、科學管養機制各個方面。同時,溫州美麗農村公路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深度融合,在農村産業發展、經濟增長和鄉村治理現代化等方面探路先行,致力於幫助百姓增收致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溫州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的生動實踐。

踐初心

從康莊公路到全域“四好”

一場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

溫州農村公路發展史,也是一場民生攻堅史。2002年,浙江省第一條康莊公路在永嘉縣十八壟村開建,作為當時浙江省康莊工程建設試點,這條公路改寫了十八壟村村民的出行歷史。一石激起千層浪,2003年7月,溫州市人民政府出臺《溫州市鄉村康莊工程實施意見》,並成立專班,以通鄉、通村公路建設為重點的“鄉村康莊工程”在溫州市全面展開。

隨著鄉村康莊工程的深入實施,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溫州市農村公路建設進入了新階段。2015年開始,溫州著力推進農村公路聯網和提升工程。到2017年底,溫州共完成鄉村道聯網工程1180公里,提升工程1702公里;並於當年提前2個月完成234個村村通提升改造工程艱巨任務,進一步革新了鄉村百姓的出行環境,為全省提前三年完成建制村“村村通”客車夯實了基礎。

2018年,溫州市在全省率先打響“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攻堅戰,從“建管養運”4個維度出發,著力對農村公路進行高標準建設、全路域管理、標準化養護、聯網化運營。在機制保障上,溫州組建工作專班,各縣(市、區)條線配套相應的工作專班,形成了“政府主導、行業主抓、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合力,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同時,溫州結合鄉村振興示範帶和西部休閒産業帶建設,出臺“四好農村路”市級資金獎補政策,爭取近2億元的市級補助,有效發揮了“四兩撥千金”的作用,三年來共撬動近萬公里農村公路提質升級。在此基礎上,溫州市創新推出“四好農村路”暨美麗鄉村公路示範鄉鎮評選,調動各個鄉鎮創建積極性,由示範引領促全域蛻變。目前,溫州市已評出40個示範鄉鎮,每個示範鄉鎮均有旅遊路和産業路,且形成多點開花局面和區域效應,打造了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溫州模式”。

今年溫州“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收官在即。從數據來看,截至11月底,溫州全市三年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175億元,完成新改建提升及維修“四好農村路”項目9240公里,創建美麗經濟走廊超4065公里,4米以上農村公路基本設置安保設施,且全面消除等外公路,使農村公路的路容、路貌大幅提升,農村通行條件大幅度改善,營造了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風貌,鄉村百姓由“走出去”到“走得好”轉變。

強機制

“建管養運”有機統一

構建“四好”現代化發展體系

從康莊工程到高水準建設“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每一個歷史節點都記載了一場深刻的民生實事,不斷刷新著溫州農村公路面貌和當地百姓的出行歷史。隨著農村公路里程數大幅度增長,勢必要有一個可持續性的管養體制夯實建設成果。溫州市通過市縣鄉三級聯動,建立了“建管養運”有機統一的體制。

目前,溫州正探索“網際網路+農村公路”管理新模式,打造了“溫州農路寶”——農村公路綜合管理資訊化平臺,在全省地市中率先形成整體協同、高效運作、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農村路基本框架。從管理中樞來看,“溫州農路寶”智慧管理平臺模組包含溫州市12個縣(市、區)超3000個工程項目,實現市、縣、鄉、村資訊覆蓋。

同時,溫州以深化體制改革為抓手,完善了縣鄉級養護機構設置,設立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160個;在瑞安市創新推出“一把掃帚掃到底、一盞路燈亮到底、一把剪刀剪到底”的管養模式;結合“四邊三化”“三改一拆”“兩路兩側”及小城鎮綜合整治等為載體的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使溫州農村公路成為“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重要窗口。

溫州山多路遠,臨水、臨崖公路較多,農村公路水毀災害情況頻發,災後修復資金投入成為當地財政的切膚之痛。為解決災毀修復資金不足問題,溫州積極推廣農村公路水毀保險,並在永嘉縣、文成縣進行了有效嘗試。其中,文成縣將農村公路納入公路財産保險後,為近1600公里的農村公路提供近4000萬元保額;永嘉縣全部農村公路納入財産損失綜合保險,成為溫州市首家落地全域農村公路足額綜合保險的縣(市、區)。溫州探索保險杠桿作用,化解了山區公路災後修復資金難題。

“四好農村路”運營情況直接影響百姓出行的體驗感與幸福感,更是“建管養”成效的有力體現。自2017年“村村通”開始,溫州以“公交進鄉村、票價惠農民”為目標,啟動城鄉公交一體化四年攻堅行動,2019年底提前一年完成攻堅任務,全市12個縣(市、區)全部實現全域公交化,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準5A級比例達到100%。其中,樂清通過打造全域品質公交,城鄉客運車輛公交化率和客運一體化發展水準排名均居全省縣(市)第一。

與此同時,溫州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借三年行動契機,推廣農村物流發展新理念、新經驗、新模式,三年來,溫州累計完成3369個農村物流網點建設,實現農村各類物資“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

扶産業

培育全域産業空間

“四好+”釋放規模效應

經過多年來的實踐,溫州“四好農村路”+産業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再到繁榮生長的歷程,在邁向全面小康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

融合美麗田園,溫州“四好農村路”在提升人居環境、推動鄉村現代化治理轉型上發揮著基礎支撐作用。以通達田園路線建設為突破,溫州不斷完善“四好農村路”路網體系,滿足美麗田園所在的鄉鎮、景區、建制村對外路網的通行需求,逐步解決美麗田園通達農村公路的供需平衡,打造了一批美麗田園示範樣板區,引發鄉村旅遊熱。

融合兩帶建設,溫州“四好農村路+”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帶動效應,打造出“山水雁楠”“紅都綠野”“海上花園”等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和示範效應的規模性産業帶,催生了“四好農村路”+民宿、文化、農業等多重業態,培育出56條西部生態休閒産業帶精品旅遊線路,今年前三季度溫州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4101萬人次,佔全市旅遊業比重達到52.6%。

“紅都綠野”鄉村振興跨區域示範帶深度激發了瑞安、平陽兩地紅色旅遊和觀光農業發展活力。示範帶在公路沿線佈局12個市縣共建項目,助力“浙南紅都”紅色旅遊品牌打造,深化瑞安“三位一體”改革實踐,走出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特色之路。僅去年一年,中共省一大會址就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70%以上,打響了平陽縣的紅色旅遊品牌。

“海上花園”鄉村振興示範帶立足海島特色,通過五島公路、環島公路等美麗公路打造,串聯洞頭兩大工業區和各個旅遊景區,為引入民宿産業項目奠定了基礎。目前,洞頭區共有民宿450家、4600張床位,形成13個精品民宿群,漁民財産性收入大幅增長,戶均年收入超10萬元,打造出鄉村振興的海島樣板。

“四好農村路+農業”促使溫州傳統農業“老樹發新芽”,使農業多元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産成為可能。溫州市農村公路通鄉暢村,尤其是在農業生産重點區域形成聯網,路面直接硬化到田間地頭,便利的交通條件成為溫州打響特色農産品品牌的先決條件,衍生了集觀光、採摘、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發展新模式。如平陽黃湯基地和鳳東柚子谷、瑞安曹村鎮現代田園綜合體、樂清鐵皮石斛基地、泰順“三杯香”茶園基地、蒼南馬站四季柚主題樂園等,推動溫州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促脫貧

精準突破薄弱環節

“四好”路上看小康故事

農村公路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載體,更是鄉村百姓享受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的前提。除示範引領外,溫州市聚焦農村公路薄弱環節,以解決民生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交通扶貧的力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提供交通保障。

“四好農村路”結合溫州西部休閒産業帶建設,圍繞109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及“山水雁楠”“紅都綠野”“海上花園”3條鄉村振興精品帶打造,促使鄉村新業態開發,直接帶動了低收入農村百姓就近就業創業,並創新農民增收的利益聯接機制,全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2019年,溫州西部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6133元,同全市農村平均的收入比為0.86:1,高於2017年的0.83:1,年均增速達12.0%。

溫州山區廣布,受自然地理環境限制,山高路遠的出行環境一度成為制約鄉村發展的瓶頸,尤其是在泰順、文成等山區縣。異地搬遷成為溫州市幫助山區百姓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包括重點推進高山遠山、庫區海島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異地搬遷等。

農村公路建設始終在“下山脫貧”、“跨區域生態移民”等系列民生工程中先行開道,以保障群眾“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在泰順縣司前畬族鎮左溪村,19幢嶄新的房子沿溪而建,這裡的住戶是當地山上遷居下來的“移民”,搬到新家之後,村民開始自己當老闆,開辦農家樂和民宿,加入下山搬遷的創業大軍。近年來,泰順縣高標準建設司筱線、文福公路、新包線等一批“四好農村路”,帶動搬遷農戶向縣城、中心鎮等交通便利區域集聚。目前,泰順已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薄弱村,至今已有9萬山民下山脫貧,相當於泰順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

扶貧腳步走到哪,“四好農村路”建設便延伸到哪。文成縣周山畬族鄉是該縣兩個民族鄉鎮之一,近年來,周山鄉持續改善交通條件、開展環境整治,為當地農業發展打開了思路。交通改善後,鄉里引導村民種植茶葉、彩色稻田,開發觀賞性和效益兼具的彩色經濟,結合民族特色打造民宿旅遊,推動低收入群體增收。如今,這個每人平均收入曾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鄉鎮已超過省平均水準,且獲國家級生態鄉稱號。

聚焦全市偏遠鄉鎮,溫州給予發展政策、建設資金等方面的傾斜。在蒼南縣鳳陽畬族鄉、平陽縣青街畬族鄉、文成縣周山畬族鄉等少數民族集聚區,平陽縣鳳臥鎮等山老革命區等地,溫州通過優化提升通景、通鄉公路,實施特色産業路等項目,助力偏遠鄉鎮將劣勢轉化為優勢,走上轉型發展之路。

謀新局

蓄力“十四五”新藍圖

開創“四好”高品質發展溫州模式

2019年7月以來,國務院辦公廳、交通運輸部等印發了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推進“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指導意見等文件,從政策、資金、機制等各方面對“四好農村路”建設提出新的要求。為此,溫州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加大力度實施“四好農村路”民生實事工程,提升路網結構、管養機制、路況水準、運營服務、示範創建,使“四好農村路”充分發揮服務鄉村振興的作用。

到“十四五”末,溫州平原地區鄉鎮基本通二級以上公路,山區、海島鄉鎮基本通三級以上公路;4A級以上景區基本通二級以上公路,3A級景區基本通三級以上公路;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等級硬化路比例達92%以上;具備條件行政村通雙車道比例提升至70%,重要特色村基本通四級及以上公路;實現內河美麗渡口全覆蓋,100人以上島嶼陸島交通碼頭、1000人以上島嶼一島兩碼頭、3000人以上島嶼滾裝碼頭全覆蓋,渡口和陸上公交對接率達60%,渡運交通條件和出行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溫州農村公路三級“路長制”將全面落實,各村制定愛路護路鄉規村約,路産路權將得到有效維護,基本實現農村公路整潔優美;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參保里程佔比達40%以上,並逐年提高。溫州將引導縣級人民政府出臺促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的實施意見,拓展農村公路養護向社會購買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産組織模式。同時創新制訂考核細則,深化“溫州農路寶”資訊化平臺,並實行工作動態考評。

屆時,農村公路路況品質總體保持良好狀態,年均路面維修里程佔比達6%以上,優良中等路率達85%以上。農村公路2.5-4米臨水臨崖路段安全設施全面完善,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全面完成;全面落實農村公路橋隧定期檢查制度,及時處置四、五類橋梁。

同時,溫州將發展延伸鎮村公交線網,提高清潔新能源車輛比例,加快實現平原地區500米、山區1公里的客車通達服務目標;圍繞“鎮鎮有站場、村村有站點”目標,繼續推進鄉鎮運輸服務站、港灣式停靠站建設;結合旅遊集散、物流等功能,推進綜合運輸服務站改造建設。高覆蓋、高運營、高品質、高效率完善以縣物流基地為樞紐,鄉鎮運輸服務站場為中心,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為節點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體系。創新發展城鄉貨運公交、農村物流班車、小件客運等農村物流模式,建立“資源共用、多站合一”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體系。

溫州農村公路將實現區域示範引領向全域美麗轉變,農村公路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作用進一步彰顯。以農村公路為觸媒,融合旅遊通道、美麗鄉村建設,激活公路沿途山水、人文、生態、經濟、景觀,串聯文旅産業節點,培育“美麗公路+特色經濟、鄉村旅遊、歷史人文、休閒體育、健康養身”的新型創新示範産業,打造具有溫州特色的全域優質農村路。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市,推動示範縣、示範鄉鎮、示範路長等示範創建工作,以示範引領推進“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

“十四五”期間,溫州將梳理“四好農村路”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深層次問題,深刻把握好“四好農村路”新時代特徵,把握好高品質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明確建設交通強省的新定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堅持綠色發展、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農村公路智慧化管理水準,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的交通公路保障。(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