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甌窯:溫州歷史文明的“晶片”

時間:2020-05-25 16:06:37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胡雄健

溫州存在古代青瓷窯址,直到1937年才被古陶瓷學家陳萬里的田野考古所證實——在溫州西山發現了唐宋時期的窯址,並稱之為永嘉西山窯。解放後,業界多以東甌窯指代溫州的古窯,如1985-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與溫州文物處曾聯合進行溫州所轄縣區古窯址調查,這些古窯址被分別歸之為東甌窯、龍泉窯和青白瓷窯。直至1990年代,“外人”仍習慣於將溫州的古窯稱之為東甌窯,而溫州本土專家,則力挺甌窯。如1991年第4期《江西文物》上發表的三篇論文,稱謂立場“涇渭分明”:《東甌窯三題》(王同軍),《六朝甌窯》(蔡鋼鐵),《甌窯褐彩》(金柏東等)。在溫州學人的“堅持”下,甌窯終於在近20年來名正言順了。

溫州的“甌窯人”在闡述甌窯的歷史地位時,都會自信地引用唐代茶聖陸羽《茶經》中的一句話,“器擇陶揀,出自東甌”,並據以認定東甌是現存歷史文獻中記載的最早的陶瓷産地,進而將甌窯認定為我國最早有文獻可考的歷史名窯。被甌窯學人引為甌窯有歷史記載的一本書,即清藍浦(鄭廷桂增補)所著《景德鎮陶錄》,也是將東甌之地視同為越的:“甌,越也,昔屬閩地,今為浙江溫州府。自晉已陶,其瓷青,當時著尚”。

以下為胡雄健拍攝的甌窯精品瓷器:

(西晉青釉盤口雞首壺,瑞安市仙降鎮出土)

(西晉青黃釉耳杯盤,溫州市郊西廓洪庵山出土)

(西晉青釉雙耳罐,陽縣橫河村出土)

(西晉青釉菱格紋灶,溫州市潘國森藏)

(西晉青釉虎子,白象鎮彌耒陀山出土)

(西晉青釉雙係盤口壺,黃岩縣秀嶺水庫工地51號墓出土)

(西晉青釉雙耳罐,溫州市民張光勝捐獻)

【西晉青黃釉獅形燭臺(辟邪器),溫州市郊太平嶺出土】

(東晉青釉雙復係盤口壺,雙嶼鎮牛嶺村雨傘寺出土)

(東晉黑釉四係盤口壺,雙嶼鎮牛嶺村雨傘寺出土)

(東晉青黃釉點彩碗,北鎮礁下山出土)

(東晉青釉點彩盤口雞首壺,溫州市郊太平嶺出土)

(東晉青黃釉點彩四耳蓋碗,雙嶼鎮牛嶺村雨傘寺出土)

(東晉青黃釉點彩缽,雙嶼鎮牛嶺村雨傘寺出土)

(東晉虎形燈座,甌北鎮礁下山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