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海眼鏡産業蝶變升級的路徑選擇

時間:2019-06-10 15:28:19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王振勇

甌海是溫州模式的重要發源地。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如何帶頭續寫溫州模式新輝煌,推動溫州民營經濟“蝶變”,是擺在甌海面前的重大課題和歷史擔當。近年來,甌海堅定走智慧製造“華山一條路”,持續推進服裝、鞋革、眼鏡、鎖具、汽摩配、小機電等六大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在當前溫州深入開展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征程中,甌海眼鏡作為溫州傳統優勢産業,應當成為溫州“兩區”建設的點“睛”之筆和開道産業。目前,甌海區正全力推動眼鏡産業智慧化、時尚化、集群化改造,並努力形成對鎖具、皮革、鞋服等産業引領轉型效應,推動溫州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再創高品質發展新輝煌。

一、甌海眼鏡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態勢

近年來,甌海緊扣眼鏡、鎖具、鞋服等傳統優勢産業抓經濟轉型,並以眼鏡産業為突破口,出臺較高含金量的“眼鏡産業新十條”,在研發設計、智慧製造、品牌培育等十方面給予全面提振,打造“中國眼鏡之都”。2018年,42家規上眼鏡企業總産值23.44億元,同比增長6.93%。規上眼鏡企業增加值6.19億元,增長6.54%,2018年規上眼鏡企業共完成銷售産值22.07億元,同比增長7.08%,眼鏡發展呈現不斷趨好態勢。

轉型趨勢一:製造方式向智慧化轉變。生産效率不斷提升,通過實施“機器換人”全覆蓋行動,眼鏡産業勞動生産率同比提升17.78%。通達光學三年投入3000多萬元實施“機器換人”,員工減少25%,勞動生産率提高29%。龍頭企業加快培育,兩年共新增眼鏡規上企業達14家,中民等3家企業作為擬上市企業進行重點培育。企業研發能力增強,2017年,全區規上眼鏡企業R&D經費投入6942.4萬元;行業專利授權量達165件,同比增長112%。其中,甌海眼鏡等企業推行鐳射焊接技術,蔚藍光學等企業已應用電漿打磨、3D列印。

轉型趨勢二:銷售模式向時尚化轉變。品牌影響力提升,目前,亨達光學在全球先後註冊了3個自主眼鏡品牌,3個品牌的眼鏡年出口量達到總産量的40%以上;冠豪眼鏡出品的“SECG”品牌兒童眼鏡自市場推出後,每年銷量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品質標準話語權擴大,獲批國家眼鏡産品品質提升示範區創建,並已參與鏡片、配裝眼鏡2項國家行業標準修訂,與義大利certottica光學研究院開展監測認證、研發創新合作。時尚個性化消費開始呈現,冠豪眼鏡成功打造國內首家集眼健康科普文化、眼鏡小醫生、眼鏡小設計師、賣場工坊等一體的文化科普體驗中心,並計劃進一步打造全國首個眼鏡企業博物館。

轉型趨勢三:産業形態向集群集聚發展。中國(甌海)眼鏡小鎮集聚效應開始顯現,已入駐知名眼鏡企業155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科技型企業8家。2018年新入駐12家規上企業。特別是聚集有全球最大的眼鏡包裝製造企業藍道工業發展公司,中國本土高端眼鏡製造企業代表通達眼鏡,中國本土三大工貿一體化成鏡企業聖藍係、東田進出口公司和朗盛國際。目前,已與眼視光專業排名全國第一的溫州醫科大學基本達成落地意向,建設眼視光産業中心;法國第二大光學鏡片商羅敷司德等企業意向入駐。高新技術眼鏡産業園正在進行主體工程建設,將大力引進眼鏡高端配套産業。眼鏡跨境電商園已與阿里巴巴1688達成平臺建設運營意向,將形成研發設計、電商銷售為一體的網際網路+實體共同發展的多平臺多渠道的經營和銷售模式。

二、甌海眼鏡産業短板

無論從國際上還是從國內來講,甌海眼鏡産業都具有舉足輕重地位。但甌海眼鏡以“作坊式”起家,“貼牌代工”長大,長期鎖定“訂單—代工—出口”模式,存在一系列轉型升級上的困難和短板,同時也折射出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普遍瓶頸。

短板一: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不足。雖然目前甌海眼鏡企業呈現加快集聚態勢,但産業集群程度不高,單體企業規模仍然偏小。比如規模以上企業個數與丹陽(102家)、深圳(70家)有較大差距,但特別是産值超億元的眼鏡企業僅僅7家,沒有一家五億元以上産值企業,龍頭企業引領不強。

短板二: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目前甌海眼鏡産業大多數是以鏡架、配件等“機械”産品為主,普遍缺乏研發設計團隊,導致角膜接觸鏡、漸變多焦點鏡片、非球面鏡片等中高檔産品、個性化産品偏少;高檔樹脂片等高端産品已被廈門、丹陽佔領。特別是近兩年來,眼鏡企業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沒有增加。

短板三:品牌建設仍然滯後。目前甌海眼鏡也有不少的品牌,但大部分企業仍然處在或貼牌(ODM)代工(OEM)階段,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偏弱,未達到像丹陽眼鏡、橫崗眼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截至目前,全區眼鏡行業持有中國馳名商標1枚,省、市名牌商標24個,僅31家企業通過了ISO9001品質體系認證、歐盟CE認證、美國FDA認證等權威認證。

三、實施“雙十提升行動”推動甌海眼鏡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一)實施産業“十大提升行動”。一是加快提升創新服務能力。加快打造“技術先進實用、平臺互聯互通、資訊共用共用、服務綜合整合、産業協同創新發展”的眼鏡創新服務綜合體,進一步推動浙大溫州研究院、華科大溫州研究院、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市智慧製造研究院與八達光學等龍頭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共建研發中心、實驗室和技術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性技術研發,不斷加強甌海眼鏡産業技術支撐作用,確保全年分別新增省級、市級企業研發中心(技術中心)2家、5家。二是加大“機器換人”力度。推進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在眼鏡製造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和銷售經營等領域的整合應用。推動眼鏡製造企業關鍵生産環節等技術改造,推進工業機器人、智慧數控機床等技術應用,不斷提高生産過程自動化、智慧化水準。依託創宇、鐳射等眼鏡裝備生産企業,推廣應用自動插芯機、自動鐳射焊接機等智慧裝備,打造無人車間2個以上,智慧化生産線5-8條,實施眼鏡行業投資100萬元以上“機器換人”項目20項以上、完成技改投資超過2億元。三是全力提升品質標準。推行“標準化+”提質工程,鼓勵企業産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浙江製造”標準制訂。加強省眼鏡檢測中心建設,持續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力爭全年制定國家標準1項以上、“浙江製造”標準3項以上,創成國家級眼鏡産品品質提升示範區。四是全力培育産業品牌。鼓勵本地知名品牌夯實品牌發展基礎,打造1-2個國際上有影響力、知名度的眼鏡製造品牌。支援外貿型代加工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充分利用代工國際一線、二線品牌産品的製造基礎和品質優勢,打造一批國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全年開設品牌店達150家以上。組織“全球眼鏡設計大賽”“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等活動,提升甌海眼鏡行業和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確保全年舉辦各類活動2次以上,完成“甌海眼鏡”集體商標註冊。五是加強人才培育。全面落實“人才新政42條”,加大人才引進和獎勵力度,支援引導溫州大學、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設立眼鏡設計、製造專業,大力培養眼鏡設計製造專業人才。建立人才培訓機制,培育實用型人才300人以上。六是全力提升眼鏡小鎮。加快打造集研發設計、高端定制生産、博覽交易、文旅體驗為一體的眼鏡特色小鎮。七是加快推進平臺建設。加快眼鏡供地項目和眼鏡産業小微園設計,形成集鏡框、鏡片、隱形眼鏡、智慧眼鏡等生産、加工、銷售一體的眼鏡生産基地。加快眼鏡高新技術産業園竣工投用,推進眼鏡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建成集市場、辦公、商務于一體的綜合體。加大土地“雙清”力度,爭取為眼鏡重點企業供地100畝以上、新增眼鏡小微園1個。八是全力做好企業培育。加快培育眼鏡行業龍頭示範企業,支援行業龍頭企業通過並購、聯盟等方式不斷做大做強。加快藍道集團、蔚藍眼鏡等企業註冊集團公司,培育5億元以上集團企業2家、億元以上企業10家,爭取規上産值突破50億元、行業總産值突破100億元。同時,實施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打造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全年培育行業規上企業70家以上。九是加大企業上市力度。鼓勵企業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加快推動企業股改上市,擬將上市企業列入上市企業後備資源庫,加強跟蹤指導和全過程服務,全力提速企業上市,全年培育擬上市企業3家。十是不斷提升營商環境。以“1+1+10”産業政策為基礎,結合行業發展新形勢,修訂“眼鏡新十條”,持續加大在企業發展、品牌培育、智慧製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眼鏡行業營商環境。

(二)實施眼鏡小鎮建設十大提升行動。一是加快眼鏡品牌街建設。開工建設品牌街二期,提升改造品牌街沿線建築立面景觀、公共藝術等,改善小鎮內部基礎條件,形成旅遊、體驗、展示的主窗口。加快眼鏡小鎮內非眼鏡産業和“低小散”企業騰退,騰退非眼鏡産業約3萬平方米。二是加快推進環境提升。在小鎮主要道路與建築群植入眼鏡元素,營造時尚商業氛圍,並加快對市政道路、立面改造、景觀提升、資訊化改造等方面進行提升,打造休閒風情街區。三是加快總部經濟園區改造提升。圍繞“展示提升、形象提升、功能提升、品質提升”四方面,實施總部經濟園區全面提升工程。四是加快眼鏡小鎮微園提升。加快甌海高新技術眼鏡産業園工程二期建設進度,同時將郭溪梅園西陶小微園用於眼鏡産業為主的生産基地,實現生産産值、産業集聚以及産業鏈完善的突破,將該小微園打造成互聯、環保、高效、安全、可持續為一體的智慧園區。五是加快眼鏡商務大廈和“眼健康”産業中心建設。在眼鏡小鎮內選址建設眼鏡商務大廈,依託大廈快速形成集眼鏡批發、零售、內貿、外貿、線上、線下為一體的眼鏡綜合市場。同時,將眼健康作為眼鏡文化的重要內容,打造公共服務中心、“眼健康”教育實踐基地、“眼健康”服務中心、眼視光産業中心等。由第三方投資,將位於婁橋工業園今匯路北側約77.41畝地打造成“眼健康”中心,並啟動招商工作。六是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高端人才公寓和藍領社區,打造高品質人才公寓,配套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咖啡館和文化活動的休閒綜合場所。統籌推進眼鏡品牌街生産性、生活性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服務配套功能,提升街區承載能力。加快推進小鎮內停車場建設,解決小鎮的停車問題。七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眼鏡品牌街和眼鏡中高端製造等進行精準招商,制定針對性強的招商計劃。利用眼鏡小鎮每月舉辦各項活動為契機,加強與來自全球優秀眼鏡企業的對接。同時繼續加強與深圳、廣州、廈門、丹陽等地的眼鏡企業的對接,建立優質眼鏡企業項目庫。通過“以商招商、以企迎企”,動員甌海的眼鏡龍頭企業促成優秀的眼鏡企業入駐眼鏡小鎮。創建中國甌海眼鏡B2B垂直平臺,促使品牌街企業、跨境電商園企業、眼鏡生産企業全面入駐B2B平臺,做到資訊實時發佈,數據實時共用,打造中國眼鏡行業“矽谷”。八是加大眼鏡博覽會重大推廣力度。舉辦第十七屆中國(溫州)國際眼鏡展覽會暨首屆中國(甌海)眼鏡小鎮採購節和“甌海眼鏡”區域品牌國家級商標掛牌儀式,爭取獲批“甌海眼鏡”區域品牌國家級商標。九是加大區域品牌宣傳提升力度。學習借鑒丹陽做法,每年籌備兩期大型活動、十期以上小型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同時,加大多渠道多媒體,尤其是新媒體、自媒體的宣傳。十是加大管理運營水準提升。委託有能力的第三方運營機構合力共同加強眼鏡小鎮運營管理,在小鎮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與現有眼鏡産業密切關聯的科研院校搭建産學融合平臺,併為眼鏡行業培育輸送眼鏡行業相關高端人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企業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及科研院校進行産業升級。

從目前的甌海民營輕工産業,特別是眼鏡轉型升級取得的突破來看,堅定不移走智慧製造道路,重點推動産業集群化、生産過程智慧化、産品時尚化和行銷服務化是傳統製造業轉型大勢所趨,也是溫州模式浴火重生的有效路徑選擇。為此,要緊緊抓住智慧製造發展大勢所趨,突出“畝均論英雄”改革,不斷佔據行業微笑曲線附加值最高的兩端,加快促進傳統輕工産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科教新區、山水甌海”建設,書寫好新時代溫州創新史。(作者王振勇係中共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