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一直在路上!泰順廊橋災後修復工程獲全國推薦

時間:2019-04-29 16:08:39 來源 : 浙江新聞客戶端 作者 : 賴淼蓮 王艷瓊

近日,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和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主辦的“4·18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活動”中,浙江泰順廊橋——薛宅橋、文興橋、文重橋災後修復工程實踐項目,榮獲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特別推薦項目。

“這次評選結果正是泰順廊橋保護成果的生動體現。”該縣廊橋研究保護中心副主任莊通表示,廊橋保護工作一直在路上。2016年9月15日,受颱風“莫蘭蒂”影響,薛宅橋、文興橋、文重橋,接連被洪水衝垮,在當地與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廊橋修復工作按國家文物局,省、市、縣各級文化部門既定目標科學有序推進,並首次全程介入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採用文物保護修舊如舊的原則,重現三座國保廊橋,讓鄉愁得以延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泰順廊橋申遺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早在2012年11月,閩浙兩省七縣,壽寧縣、屏南縣、周寧縣、政和縣、泰順縣、慶元縣、景寧畬族自治縣,22座“閩浙木拱廊橋”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泰順境內的溪東橋、北澗橋、三條橋、文興橋等4座廊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點。

7年間,七縣溝通協作、抱團申遺。泰順第一個設立專門的申遺機構,建立廊橋保護站,成立保護志願者隊及廊橋文化協會,舉辦七屆廊橋文化旅遊節、六屆中國廊橋文化論壇,創立中國廊橋網、廊橋申遺官網,申遺的步子越邁越大。今年初,該縣建立“30個專班大推動”攻堅機制中,廊橋申遺成為聚焦重點,專班推進。

近年來,泰順還先後出臺《文化遺産保護辦法》《泰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單位申報評定和保護辦法》等文件,為廊橋保護傳承提供制度保障。其中《文化遺産保護辦法》通過對採用傳統木拱橋營造技藝新造的橋梁,每座最高給予30萬元補助,助推技藝傳承。

好政策激發了非遺傳承活力。“原來縣內只有1名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有4個造橋團隊16名。”莊通介紹,自2006年以來,泰順民間先後共有26座新捐建木拱廊橋,遍佈全縣11個鄉鎮。目前,還有3座正在建設當中。

“廊橋保護傳承有我們年輕人的一份責任。”該縣80後創客吳直場對廊橋懷有濃厚的興趣。在今年3月份的2019溫州國際時尚文博會上,他和團隊研發的北澗橋、文重橋、薛宅橋等廊橋3D立體拼圖成了深受市民追捧的爆款。1:1比例重現、20分鐘快速拼裝的廊橋模型,既讓市民原汁原味的了解廊橋結構原理,又適合動手組裝,不到五天100多套廊橋模型都被一槍而空。目前,泰順縣內已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文創方式接過廊橋文化傳承的接力棒,讓廊橋名片釋放更多經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