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區考”筆試考了啥,本報請相關專家解析考題
知識面和生活體驗才是硬道理
2015年“區考”筆試結束後,記者採訪了一些考生和從事試題研究的專家,請他們談談今年的考點和難點。
這次考了不少時事熱點,涉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航事件等。此外,還涉及節能減排、霧霾等。在《行測職業能力測試》科目中,廣西民俗旅遊經濟地理考了5題,佔常識判斷題的1/5,例如去年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的舉辦地、廣西首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發源地在廣西的河流、壯族的發源史等。
《行測職業能力測試》科目,比起往年有較大變化。長期從事行測科目考試研究的邱安民博士説,一是文理科題量變化大,與往年相比,今年常識判斷模組由原來的20題增加到25題,言語理解模組由35題增加到40題。而理科類的資料分析則由15~20題減少到10題,數量關係穩定在10題。邱安民分析説,一方面很可能是許多考生對於理科計算類運用不熟;另一方面,公務員崗位更多的是事務性崗位,理科運算工作相對較少;二是閱讀量有所增加,以言語理解為例,往年平均每題閱讀量約為185字,今年增加到210字;三是考題設置更加靈活多樣,本次考題與人文、歷史、地理等常識緊密相聯,如資料分析題中關於亞洲國家就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地理常識。此外,繼續突出區域特色,比如考查了廣西的樂業天坑等,目的是讓考生更好地了解廣西、服務廣西。
長期從事公務員考試研究的廣西師範學院教授莫恒全分析説,《申論》科目總體難度與往年總體差別不大,沒有考最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公文類題型,也沒有考網上流傳的“社會熱點”,而是與考生們的生活體驗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