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3月20日是南寧市部分計程車實施新運價的首日,記者在同一路段分別乘坐了執行舊運價和新運價的兩輛計程車,對兩種運價做了比較,並採訪了一些的哥,看執行新運價後對他們的收入有何影響。此外,對於實施新運價後能否緩解打車難,計程車司機和市民都有自己的看法。
記者乘車
相同路程
付的錢差不多
昨天上午11時22分,記者在友愛路南寧市水利局門前坐上了一輛尚未調表的計程車,起步價7元。車輛經友愛立交橋,走快壞,11分鐘後到達計程車調表的地點——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計價器顯示,車程為6.3公里,收費15.4元,加上燃油附加費共18.4元,四捨五入後記者付了18元。
13時31分,記者從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原先下車的地方乘坐一輛已完成調表、起步價為9元的計程車,按原路返回南寧市水利局。14分鐘後,記者在南寧市水利局的斜對面下車,剛好也是6.3公里,計價器顯示17.8元,比去的時候少了0.6元,但四捨五入後記者也付了18元。
記者兩次乘車都未出現堵車,沒有等候費,體驗的結果是,白天非高峰時段,市民乘坐新運價的士能比原來省一點。新的運價政策規定,普通運營回空費(單程用車,不超過18公里),行駛里程超過7公里後,每200米按車公里價的10%加收回空費(即每200米加收0.2元),也就是説,7-18公里範圍內每公里收3元,按此演算法,若無等候費,7公里應為19元,而舊的運價要19.6元。
的哥收入
目的地越遠
掙得越多
新運價實施,相關部門認為司機、計程車公司、乘客三方均是收益方,那麼,新政執行首日,的哥的姐的收入有何變化?
下午剛調整完計價器的李師傅從16時開始載客,他記錄了自己的幾筆生意(如下表):
三單生意下來,執行新運價標準後李師傅多賺了4元,不過,他細算後並不覺得自己的收入會有很大變化。李師傅認為,不堵車的話,7公里以內乘客會比以前少花一兩元,但超過12公里後就會多花錢。李師傅表示,大部分乘客都是在白天非高峰時段乘車,乘車距離也多在8公里以內,這樣算來,計程車司機賺的錢比以前少,但這可以在堵車時産生的等候費中補償回來,而且,行駛距離越長,乘客比以前需多付的錢也越多。比如説從市區到機場,30多公里,乘客要比以前多花20多元。此消彼長,綜合下來他們的收入變化並不大。
市民選擇
寧可繞遠點
也不願堵著
新運價政策的出臺是為了緩解打車難,那麼實際效果又如何?昨天上午在計程車調表現場,一些的哥的姐向記者表達了他們的看法。的哥李師傅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19日上午8時15分左右,他載一位乘客從中柬路到金洲路,5.3公里的路走了將近一個小時,車費是22元。“5.3公里,正常行駛,也就10分鐘,車費15元左右。那次走了1個小時,路上等了30多分鐘,只多了幾元錢,我油費都虧了。”李師傅解釋,如果是按照新運價算,非高峰時段,等候時間超過3分鐘後,每分鐘0.5元,這樣乘客就要多花10多元。這種情況下乘客很可能會選擇改道,哪怕遠一點也比一直堵著跳表划算。
的哥何師傅認為,新運價政策實施後,走慢走快差別很大,乘客自然就會考慮走稍遠但是不堵的線路,載車時間縮短了,上客率也會相應較高,這對司機和乘客來説都是好事。
昨天,記者還在街頭隨機採訪了10多位市民,受訪者雖然大多知道調整了運價,但具體怎麼算,能正確説出來的很少。市民吳先生在了解了新的計費方式後,反應和的哥們預想的一樣:以後高峰期時能不打車儘量不打車,打車也會選擇不堵的走,哪怕繞遠點。
昨晚,的哥李師傅向記者反映,調表後,有乘客問他以後怎麼打車才划算,在聽了新的收費標準後,“那個市民的反應是‘以後堵車傷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