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南寧市的“後花園”,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
冬季裏,走進上林,這裡依舊是山清水秀。澄泰百畝葵花爭相鬥艷,生態旅遊開發如火如荼;扶貧攻堅戰火熱開展,交通網路日趨完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工業發展緊追超趕……
近年來,上林縣牢固樹立“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扶貧開發、交通基礎設施、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生態旅遊等“五個建設”,打造首府南寧生態特色農業、低碳迴圈工業、休閒旅遊養生“三個基地”,深化改革開放,推動上林實現新跨越,努力建設美麗南寧“後花園”。
築好巢引大鳳 工業建設如火如荼
走進廣西上林大染坊繭絲綢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聽到的是繅絲機的“轟轟”作業聲,工人們將蠶繭浸在熱水盆中,然後利用機器抽絲,並經過加工,織成一匹匹細膩柔順的繭絲綢。
這是南寧市唯一在上林註冊、從事真絲布料生産經營的企業,是南寧市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
“我們上林分公司作為國家‘東桑西移’産業佈局調整的一部分,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公司正是看中了上林的資源、政策優勢而選擇進駐的。”廣西上林大染坊繭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軍介紹,目前,公司一、二期項目已經啟動,三期建成後,將貫通絲綢製品整個産業鏈,成為未來西南的新“絲綢之路”。
據了解,該公司項目全部建成後,總投資將達到10000萬元,新建廠房及職工福利設施3.85萬平方米。年加工白廠絲372噸,綢緞350萬米,總産值達1.8億元,年創利稅1715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6301萬元,解決1050名本地富餘勞動力就業,桑蠶繭年需求量3000噸。
大染坊絲綢有限公司的進駐,拉長了上林縣桑—繭—絲—綢的産業鏈,産品遠銷歐美地區。
眾多企業的進駐,不僅拉動了上林縣經濟的發展,更帶動了當地居民的就業,促進百姓生活水準的提高。目前,上林縣共有5家中小型繅絲廠,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眾多就業機會。如今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一個月能拿到2000多元,而且離家近,公司每年還獎勵員工,我覺得很好。”和丈夫一起在繅絲廠工作的村民李日翠説。
發揮優勢資源 農業産業延伸發展
大豐鎮裏丹村,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坐落在道路兩旁。臨近冬季,正是農閒時分,村民或坐在家門口聊天,或開著小店舖經營生意,生活愜意而自在。
村民陳慶容告訴記者,這裡大多數村民都是靠種桑養蠶富起來的,“以前蠶繭價格不太好,一公斤才28元。這幾年企業進駐後,蠶繭的收購價格也提高了不少,最高達到一公斤46元,老闆還到府收購,根本不用考慮銷路問題。如今村裏80%的村民都種起了桑葉,養起了蠶,日子越過越紅火”。
繅絲企業的進駐,不僅拉動工業的發展,更帶動了當地桑蠶業的發展,走上了一條生態、環保的産業化發展道路。目前,上林縣共有11.5萬畝桑園,分佈在塘紅、鎮圩、大豐等鄉鎮,是全區的桑蠶主産區之一,擁有一家年生産能力在10萬張以上的蠶種場和16家桑蠶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全縣小蠶共育率達90%以上。據統計,上林縣今年收鮮繭約20萬擔,鮮繭總産值達4億元,平均每畝桑收入4000元左右。陳慶容説:“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種桑養蠶。現在種桑達50多畝,家庭年純收入有好幾萬元。”
該縣經信局副局長馮睿山告訴記者:“就目前的經濟發展來説,蔗糖、桑蠶兩大産業佔據全縣産值的半壁江山以上。”
近年來,上林縣圍繞農民增收目標,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産業結構,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發展生態特色農業,努力打造首府南寧生態特色農業基地。今年,全縣優質稻發展到30萬畝,甘蔗15萬畝,八角16萬畝,桑園11萬畝,並成為“廣西十大桑蠶基地縣”。
加快轉型升級 工業體系逐步完善
上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氣候宜人,非常適宜農牧業發展。但上林縣並不滿足於資源型工業的發展,還依託豐富的礦産資源和農林資源,發展延伸工業項目建設,初步形成了以東部為重工業區、西部為輕工業區的格局。如今,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億元工業企業8家,逐步形成了制糖、繅絲、優質米加工、木製品、建材等工業體系。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林經濟的轉型升級,該縣加快了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步伐。今年,上林縣成立了象山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引進南寧匯吉源建築機械鐵塔生産基地、鼓鳴寨休閒旅遊度假區等5個項目,總投資達7.8億元。生物制藥、標準化養殖、綜合旅遊開發等15個項目也達成投資意向。
同時,還研究制定了《上林縣加快現代工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推進“抓大壯小扶微”工程。1至11月發放重點企業、微型企業補助資金460萬元。完成園區土地徵收716畝。投入600多萬元,進一步完善了園區路網、路燈等基礎設施,推動工業體系的不斷完善。
近年來,上林縣圍繞建設“美麗南寧”後花園的發展定位,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先後獲得2006年、2009年、2010年“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稱號。全縣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産業化得到了長足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