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些人學歷背景、工作資歷並不比人家差,卻頻頻在求職中失利?9月14日,在南寧舉行的人力資源官高級研修班上,來自廣西多個大型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針對求職者的不少認識誤區進行了“點撥”,告訴大家究竟什麼樣的人才是面試官真正想要的
性格
最好按性格選擇崗位
“先就業再擇業”可能帶來雙輸結果
“説到性格,一般就是分為外向和內向兩種。”廣西某大型國企負責人、手下管理2000多人的張先生説,他建議求職者首先按照自己性格選擇工作崗位,比如外向性格可以選擇銷售類工作,內向性格可以從事文員、會計等工作。
隨著就業難度加大,不少大學畢業生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心態,想先找一份工作做著,有經驗和條件後再跳槽。對此,張先生表示,求職者最好先儘量尋找感興趣的工作,如果退而求其次,也最好學著培養興趣,能夠幹一行、愛一行。如果只是為了養活自己,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對於員工及企業都是“雙輸”的結果。
能力
能力越超群就越搶手?
能力達到崗位要求8成最合適
能力不夠的求職者肯定入不了面試官的“法眼”,但如果能力超群,會不會成為面試官搶著要的對象?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曾經遇到過綜合條件很好的求職者,他很想進我們的公司,但我們當時只對很基礎的崗位進行招聘,雖然他來做絕對沒問題,但最後他還是被拒絕了。”一家法資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肖女士説,“無論哪個崗位,最合適的人選是能力達到八成左右,這樣他才有危機感和上進心,努力提升自己。”她補充解釋,如果能力高於崗位要求,又暫時得不到升遷,員工會逐漸産生不滿感,可能為公司秩序和發展埋下隱患。
她建議,求職者最好先對自己的性格、能力做一個較為全面的評價,不勉強“高就”,也儘量別“屈尊”。
經驗
應屆畢業生常受“歧視”?
外企其實更願聘用應屆畢業生
這幾年,不少企業在發佈招聘需求時,都強調要有工作經驗,讓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感覺受到了歧視。對此,廣西不少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都表示,他們拒絕的只是能力平庸的應屆畢業生,對於水準高、有潛力或勤奮努力的大學生,他們反而更加歡迎。
“面試時,我會仔細翻閱應屆生的簡歷,如果有參加學生會、學校社團、社會實踐等經歷,會獲得加分。”某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經理韓先生解釋説,這些經歷起碼表明求職者興趣廣泛,具備一定社交能力,這也是多數大學生最欠缺的能力。這樣的求職者入職後,會很快適應工作環境,上手時間更快。
一些人力資源負責人建議,應屆畢業大學生不妨試試去外資企業應聘。“在廣西,我們招人只選兩種:原來就在外資企業幹的人和應屆畢業大學生。”肖女士表示,與國有企業和一般民營企業相比,外企的企業文化理唸有很多不同之處,從體制內出來的人可能較難適應。相比而言,他們更願意聘用剛出學校的優秀“新鮮人”。
細節
面試時技巧越多越好?
小心包裝過度弄巧成拙
針對面試時的言行舉止等問題,估計不少求職者已經知道怎樣“包裝”自己,無需贅述。但很多人並不清楚,有時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卻會讓面試官心裏一涼,悄悄打下一個叉。
“我曾經面試過一個求職者,簡歷非常完美,説話滴水不漏,言行舉止異常得體,我幾乎就要拍板要他了。”此次研修班的主講人、北大縱橫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嵩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這時,他也許是為了加深我的好印象,又主動拿出一份工程師資格證。”但就是這個畫蛇添足的舉動,卻使得這個求職者失去了機會。“他的前一份工作是在A公司,但這份資格證卻是在同一個時段,挂靠B公司考取的。”韓嵩説,這種投機取巧、對企業不忠誠的人,就算個人能力再強,也沒有企業敢錄用。
多位人力資源高管都強調,雖然面試時求職者可以運用一些語言技巧,但絕對不能撒謊。“能坐到面試官的位置上,哪個人不精明?怎麼可能這麼容易被謊話忽悠過去?”肖女士説,求職者千萬不要誇誇其談、胡編亂造,有經驗的面試官一般聊過幾句後就能分辨真假。能力不足可以招聘後培訓,但人品有問題則會一票否決。“誠實、勤奮、忠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天資不足。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在國企、民營企業還是外企,永遠不會過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