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鴨”旱養收益高
別人養鴨子得先找個水塘,而橫縣校椅鎮榃白村的謝錦華卻給鴨子建起了“宿舍”。在她家800多平方米的鴨舍裏,記者看到,一隻只嫩黃色的小鴨子在平地上或臥或走,悠閒自在。更新鮮的是,鴨舍中架了臺收音機,這些鴨子正在收聽廣播節目。據謝錦華介紹,傳統的水面養鴨,在養殖數量上受池塘面積的限制,養殖規模難以擴大,加上容易造成水體污染,會制約肉鴨養殖産業的發展。
肉鴨旱養,大大節省養殖空間,為無水源地區養殖肉鴨開闢了一條新路,同時,還能減少污染,更方便防疫。據了解,這種新的養殖技術,都是由廣西德隆公司提供指導的。去年,在外打工多時的謝錦華回到老家,與廣西德隆公司開展合作,以“公司+農戶”的形式,辦起了旱鴨養殖基地。公司提供鴨苗、飼料、防疫及技術指導,並負責銷售,農戶則出地、出力。一批鴨子40天就可以出欄,每批鴨子收入過萬元。
不臭豬圈保護環境
以前找豬場,跟著鼻子走。而如今,在橫縣校椅鎮木力村的橫縣潤達畜牧有限公司的生態養豬場裏,不僅聞不到那股熟悉的臭氣味,連傳統豬圈裏臟兮兮的豬糞也看不到。
原來,其中的奧秘都在豬舍鋪的“床墊”上。據豬場場長韋德超介紹,公司引進的是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生豬在用秸稈、鋸末鋪墊的發酵床上吃喝拉撒睡,排出的糞便與發酵床內的微生物菌類融合後自然分解,零排放無污染,整個豬舍看起來乾淨整潔。現在,工作人員只需隔段時間對發酵床進行整理,為墊料“翻翻身”,以便發酵菌能更及時地分解生豬的排泄物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