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在島上的林梢間飛翔。
林間白鷺。
26年前的一個春天,一群遠道而來的白鷺在陽光下飛臨博白、合浦兩縣交界處的一個水庫,在一個小島上安身,從此與獨居岸邊的一個漁民家族成為鄰居。
美麗的湖光山色、友善的鄰居,引來了更多的鷺鳥。漁民們將這些來自遠方的候鳥視為貴賓,自覺守護,並一次次擊退盜獵者,還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
20多年裏,這個淳樸勇敢的漁民家族,憑藉一腔對自然生靈的敬畏與熱愛,書寫了一個保護候鳥的傳奇故事。也正是在漁民們的庇祐下,鷺鳥才得以健康繁衍,發展到目前的3萬多只,形成廣西最大的野生白鷺聚棲地之一。
暮歸
11月18日傍晚,博白縣江寧鎮四聯村一個深山水庫,夕陽下的廣闊水面金光閃閃。
“嘟嘟!嘟嘟!”47歲的黃業彬駕駛著一艘小型馬達鐵殼船,載著幾名慕名來看白鷺的記者,在水面行駛。
突然,空中傳來一陣清脆的鳥鳴。
“快看,白鷺覓食回來了!”黃業彬興奮地招呼。
一抬頭,便見十余只白鷺從夕陽中飛來,不一會越過了頭頂。它們舞動著雪白修長的翅膀,優雅地降落在一個長滿翠竹的小島。
“這就是‘白鷺島’,目前廣西最大的野生鷺鳥棲息地。”黃業彬指著小島,帶著幾分自豪地説。
很快,又有兩隊約20多只白鷺向我們的頭頂方向直飛而來,姿態悠閒。
黃業彬仰著頭,靜靜地看著白鷺從頭上飛過,眼中流露出一種愛憐,仿佛那是他餵養多年的寵物。
“賞鳥的最佳季節是每年的七八月,那時島上破殼而出的新鳥飛上了天,整個島上有3萬多只鷺鳥,成群結隊在水面上飛,可壯觀了!”黃業彬為記者沒能看到這罕見的場景感到有點惋惜。
“現在大部分都飛走了,只剩下數百隻留下過冬。到明年3月氣候暖和時,‘大部隊’才會回來。”他説。
我們站在船頭,看著一隊隊白鷺披著余暉從水面飛過,消失在小島。不多久,天色就迅速暗下來。“鳥兒們都回家了,我們也該回啦。”黃業彬説著拉響了馬達。岸邊,已亮起點點燈火。
安家
靠近白鷺島一側的岸邊,幾棟青磚黛瓦的房屋散落在樹林中。這裡居住著黃業彬的家族,包括他自己、兩個兄弟、三個堂兄的家人,老老小小近20人。
此處地名叫陸豐坡,位置偏僻,距縣城78公里,僅有一條7.3公里的黃土路連通村裏。多年前建水庫時全屯移民,最後剩下黃業彬的爺爺帶領全家堅守,在水庫養魚為生。
這個漁民家族的大部分人都還清楚地記得26年前白鷺第一次造訪時的情景。那是1986年3月的一個中午,風和日麗,當時家族所有勞力正集中在岸邊修建房屋。突然間,一聲聲鳥叫劃破寂靜的長空。
大家抬頭望去,驚奇地發現十幾隻白色的大鳥排隊從天際飛來,它們舞動著沾滿陽光的金色翅膀,一直飛到附近小島的松樹樹梢上。這個罕見的神奇景象令他們驚喜不已,認定這是吉祥的好兆頭。
隨後一段時間,更多的白色、灰色大鳥一批又一批飛來,讓這個沉寂多年的小山村頓時熱鬧起來。白天,漁民們看著鳥兒在小島上空和水面盤旋。夜晚,鳥兒們細細的低鳴聲成為他們的催眠曲。
白鷺鳥群的到來,排解著漁民們獨居深山的孤寂。儘管當時肉食匱乏,但他們絲毫沒動過吃鳥的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