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Esperanto 한국어 BIG5

處暑:消散在“過渡”中的暑氣

發佈時間:2020-08-21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位於每年西曆8月22-24日,是一個帶有“過渡”意味的節氣。

中國民間有一句著名的諺語——“立秋不是秋,秋在處暑後”,這是民眾對處暑前後氣象變化的總結。然而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全國各地氣候差異極大,這一點尤其突顯在這樣的過渡時節。此時,北方大部分地區在一場場秋雨的沖刷下逐漸降溫;而南方地區雨水漸少,秋燥將至,“秋老虎”還時常帶來35℃的高溫;到了西北高原,則秋意已濃,海拔3500米以上的區域甚至已呈草枯、霜雪的初冬景象。

處暑前後的氣象變化直接影響著中國老百姓“飯碗”中的事。眾所週知,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事實上處暑就已經奏響了秋收的前奏曲。在北方,廣泛種植的谷、稻、高粱等農作物逐漸成熟,而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到了中稻割曬的大忙時節。在近海地區,海水溫度仍舊偏高,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在每年處暑時節,江浙粵等多地的人們都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歡送漁民開船出海,為人們的餐桌奉上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搶收搶曬固然忙碌,但人們也沒有忘了沉澱休養。處暑後,天上的雲彩相較于夏季更顯疏散自如,所謂“天高雲淡”説的就是這個時節,人們往往選擇在處暑前後出遊迎秋。處暑前後,民間也有著煲涼茶、吃鴨肉來緩解處暑乾燥悶熱的習俗。民間至今仍有著“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俗語。

暑氣逐漸消散,處暑是夏末秋初的過渡,但它不僅是一段過渡,更是一段沉澱的時光,人們迎秋、收穫、祭祖,而這些正是中國人民勤勞向上、慎終追遠的民族精神的展示。


.  
9001354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

編導:高志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