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消防志:明清時期故宮如何防火
西元1420年,故宮的前身——紫禁城在北京建成,作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木質結構宮殿群,它對防火的要求極高,如何保護宮殿免遭火患,是明清歷朝君主都要面對的艱難命題。
中國古代建築多有高翹的飛檐和高聳的屋頂,這些建築特徵有著雷雨天氣雲層放電的隱患,而北京夏秋多雷雨,紫禁城作為明清時期北京最高的建築更甚。此外,其依山傍水的中國傳統風水格局,也讓木材料更易受潮起電,工匠們巧妙的在宮殿的屋脊兩端各設置了一個引雷裝置——“鴟吻(又名鴟尾)”。它與一條細鐵絲連接,直通地下,既顯示了皇家的威嚴又使房屋免遭雷電破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鴟也有著辟除火災的寓意。在建造鑾駕、文庫等重要地點時,宮體均採用硬山式黃琉璃瓦屋頂,而不露出木構件,同樣也可減少雷電起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紫禁城修有內金水河、外金水河兩條水系,它們兼具宮內排水和保障消防用水的作用。宮中還設有鐵、銅、鎏金銅大缸308口,是明清兩代為防火而設置的儲水缸,有專人負責保障全年儲水,也被稱作“吉祥缸”。直至今日,仍有部分“吉祥缸”被用來消防儲水。明清時期,宮中已經誕生了一批專職的“消防隊員”。清康熙年間,設有防火步軍,至雍正年間,又專設火班,人數不下三百人。他們所使用的是一種叫做激筒的消防設備,最早見於中國宋朝,通過簡單的機械裝置將水噴射而出,揚程可達20米,因其操作簡便,在清代甚至民國時期的消防史上都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雍正時期,清朝曾將激筒送予李氏朝鮮,這説明當時故宮的消防裝備和消防水準已經較為先進。
清朝故宮火患相比明朝大幅減少,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清朝皇帝在宮中各處修建了長達4000米的封火墻。墻面沒有門窗和木質裝飾,最大程度阻擋火勢蔓延,減少損失。
新中國成立後,故宮的消防設置變的更加嚴謹,而曾經的消防措施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它們在故宮消防史上的印記,是不會被人們淡忘的。正是這樣的防火意識,才讓我們可以在今天更好的欣賞故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