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希望在悄無聲息中醞釀
發佈時間:2020-02-04
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意為初始,意思是春天漸漸來臨。
沉睡的大地在醞釀著甦醒,萬物在冬的裹挾中日漸回暖。立春雖然名字帶“春”,卻最不像“春”。中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就是説,東風初起的時候,大地的冰雪就開始消融,蟄居的冬蟲漸漸甦醒,魚兒們負著未化的碎冰,開始到水面上游動。萬物復蘇,春意萌芽,生命蠕動,一年的希望便在這悄無聲息中醞釀。
古時候,立春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民間人們對迎春活動格外重視,張貼字畫,剪春花,農民們用彩色的辮子鞭打耕牛,稱之為“打春”。立春的民俗十分豐富,美食當然是必不可少的,立春之日食生菜,便是取“迎新”之意的説法。也有不少地域,依然延續著立春吃春餅的習俗,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春餅又變成小巧玲瓏的春卷,咬上一口,別有一番滋味,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咬春”。立春的習俗不勝枚舉,流露著人們對春的無比喜愛。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春”代表的是溫暖,是生長,也是人們寄予的希望。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四季輪迴,農業最講究時令節氣,開春試犁,耕田犁地,春耕便是立春的頭等大事,也寓意著正式開啟莊稼一年的耕耘。恰逢2020年又是雙春之年,一頭一尾有兩個立春,大多數農村長輩認為,如果一年中有兩個立春的話,便是暖冬,降水會好,寓意吉祥之年。
立春象徵著一年的伊始,更是農人播撒種子、種下希望的時節。如今,雖然我國農耕已經由大面積機械化生産取代人工勞作,但改變的是春耕的種植方式,不變的則是人們對春的祈盼和心中美好的希冀。
90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