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高溫來襲 養生防暑
發佈時間:2019-07-24
當今時代,人們對冰箱裏的冰塊司空見慣。然而在幾百年前,中國古代的盛夏,小小的冰塊卻可以被當成是大禮。唐宋時期,皇帝會向身邊的近臣賜冰,幫助他們度夏;到了清朝,賜冰的福利已經惠及到所有官員。
中國夏季的氣溫很高,尤其是在“三伏”期間,三伏是夏日裏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是全年天氣最熱,氣溫最高的時期,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的説法來自中國古代,《史記》中就記載了秦代人們是如何過三伏的。
三伏出現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時長有時為30天,有時為40天。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通常最熱的時期是中伏。入伏後,日照強烈,地表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此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人們容易感到悶熱難耐。
在中國古代,人們在三伏天時也是想盡各種辦法來消暑降溫。他們會將新鮮的水果用冰儲藏,冷凍後食用,別有一番味道。
在中醫的觀點裏,三伏天這一階段,人體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一些慢性病如:鼻炎、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在此時進行治療,可以預防冬日裏發作。三伏貼是其中的一種常見治療手段,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三伏貼貼敷的時間為初伏、中伏、末伏的當天,結合針灸、經絡及中藥學,以中藥貼敷于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産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烈日炎炎,人們在三伏天裏難免會出現急躁、上火等症狀,此時一定要預防中暑。養生重在養心,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情緒,多食用苦瓜、綠豆湯等去火、清熱解毒的食物,三伏過後,氣溫將逐漸降低,人們將迎來天高氣爽的秋天。
90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