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小漁村的華麗蛻變
博鰲瀕臨南海,位於瓊海市東部海濱,曾是萬泉河入海口處的一個小漁村。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三江交匯,東嶼島、沙坡島、鴛鴦島三島相望。這裡的居民靠海為生,以船為家,大多世代以捕魚為業。
“博鰲”在中國有魚類豐碩的含義。自古以來,漁民正是盼望自己有一個“魚多魚肥”的生存環境才如此命名。説到“鰲”,是大海裏的一種大龜或大鱉。中國古代的傳説中,“鰲”是龍的第九個兒子。博鰲鎮因據守其中心位置的東嶼島酷似一隻遊向南海的巨鰲,因而得名。博鰲人在此衍息數百年,日子過得自由而愜意。
博鰲,這個沉默了千百年的漁村小鎮,在2000年以前這裡安靜的只有海浪聲,城鎮面積不到一平方千米。那時候很少有人知道博鰲這個小漁村,博鰲還需要萬泉河入海口的名頭,招攬遊客。2001年2月,博鰲亞洲論壇正式宣佈成立,這是第一個把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會議組織。隨著會議中心的選址建設,原先一條青磚鋪就的小鎮生活因為亞洲論壇的設立拉長了,新修的道路兩旁,清一色的小樓臨街而立,高大挺拔的椰子樹和獨特的路燈交相輝映。小鎮已經很難找到當年小漁村的影子。
2002年4月,48個國家,1900多名代表,參加了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論壇決定以後每年將在瓊海市召開年會,討論如何增進亞洲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如何與其他區域國家合作等一系列議題。而博鰲鎮,則成為了這個亞洲論壇總部的永久所在地,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提供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臺。博鰲亞洲論壇的開放性和國際性,讓博鰲鎮一夜之間熱鬧起來。至此,這座小鎮開始走向世界。
每年三四月份是海南旅遊淡季,卻是中國的外交旺季。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倡議,這一倡議被視為中國外交的新標簽。作為2018年中國四大主場外交之一的博鰲亞洲論壇將於4月8日到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擬設置“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改革再出發”四個板塊,共60多場正式討論。
博鰲憑藉著亞洲論壇的巨大魅力,經過不懈努力,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現在的“博鰲”頗有“博覽天下,獨佔鰲頭”之氣象,是一種屬於博鰲自己的文化崛起的慾望,傳遞了一個小鎮在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具備的一種大視野和大胸懷。
在論壇的影響下,博鰲小鎮實現了從小漁村到國際會議城的華麗蛻變,而未來仍將不斷走向世界。